AI导读: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郭雳指出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是关键。证监会从严打击恶性违法行为,去年查办案件逾700件。未来将出台更多投资者保护政策措施。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首要任务。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在投资者座谈会上表示,将不断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推动上市公司增强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和能力,营造融资更规范、投资更安心的市场生态环境。(关键词:投资者保护、资本市场监管)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郭雳指出,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是加强投资者保护的关键,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消除监管空白,完善追责体系,依托新科技提高监管水平,实现对违法行为的早识别、早处置。(关键词:监管执法效能)

  强化日常监管的纠正功能

  当前资本市场已形成证监会机关司局—派出机构—交易所的监管体制,通过日常监管强化修复和纠正功能,维护市场公平。去年以来,监管部门严把发行入口关,提高首发上市申报企业标准,现场检查覆盖面大幅提高,“劝退”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

  沪深北交易所也会在日常监管中针对市场关心的问题向上市公司发出书面问询,要求详尽披露特定事项,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对于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监管部门采取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等措施,推动提高股息率,规范减持行为。

  从严打击恶性违法行为

  吴清强调,要发挥好稽查执法对重大恶性违法行为的治理效能,快、准、狠打击违法违规,集中力量查办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行为。去年全年,证监系统查办相关案件逾700件,罚没款金额超过2023年全年,显示出对财务造假等行为的严厉惩处。(关键词:稽查执法)

  在打击财务造假方面,证监会从重查处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如思创医惠因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被罚款9320万元,鹏博士因虚增利润和资产被罚款3400万元。同时,对未勤勉尽责的中介机构持续追责,给予“资格罚”和“财产罚”。

  更多投资者保护政策措施待出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汤欣表示,去年紫晶存储案作为首例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案件,高效保护了投资者权益。未来,证监会将深化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加快出台中小投资者保护政策措施,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当事人承诺等制度机制。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郑彧建议,应强调特别代表人诉讼在民事追责赔偿方面的作用,注重监管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实现对违法收益的没收和投资者损失的补偿。

  据证券时报程丹,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