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重组加速,东风公司与兵器装备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AI导读:
继“中国神船”“中国神湖”之后,央国企重组整合大戏有望迎来新案例。2月9日,东风汽车和兵器装备集团相继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重组事项。此举有望推动央国企高质量发展,提升竞争力。同时,东风公司转型迫在眉睫,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严重,急需改革。
继“中国神船”“中国神湖”之后,央国企重组整合大戏有望迎来新案例。
2月9日下午,东风系上市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股份”,600006.SH)和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科技”,600081.SH)相继发布公告称,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通知,东风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此举或将成为央国企重组的新案例。
上述两家公司在公告中同时指出,本次重组可能导致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相关安排尚需履行程序,并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本次重组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官网资料显示,东风公司是以汽车制造、销售、服务和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商业一类央企,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截至2023年,公司资产总额5210亿元,从业人数12.1万人。
东风转型迫在眉睫
据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5年1月产销快报,1月东风集团整体销量为14.33万辆,同比大幅下滑47.7%。
具体来看,自主品牌方面分化严重,东风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60.6%,达到8669辆,东风柳汽销量同比下滑6468辆。新能源乘用车方面,尽管岚图汽车在今年1月出现13.7%的增长,但东风公司1月新能源乘用车的累计销量仍然同比下滑25.3%。
此外,东风公司也未能完成2024年的年销量目标。在2024年,东风公司方面根据2023年的销量表现将2024年的销量目标定为320万辆。但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东风公司并未完成当年的年销量目标,完成率为77.5%。
“对于C端市场,随着传统燃油合资品牌份额的不断下滑,新能源转型的速度限制了东风公司2024年整体的表现。”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
在销量下滑背后,东风公司转型迫在眉睫。
据东风集团股份2024年中期报告,公司的市净率自2020年以来逐年下降,已经降至0.11。另据数据,截至2025年2月12日,东风集团股份的市净率为0.19,均小于1,处于“破净”状态。
面对市值管理压力,东风公司急需改革。2024年,证监会和国资委都发布了市值管理相关文件,要求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
在2024年年末的会议上,东风公司提出在2025年,公司将力争实现“锚定300万辆,挑战320万辆”的总体年销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跨越100万辆门槛,海外出口突破50万辆。
业内人士认为,东风系合资品牌的转型已面临着两难取舍。在中国市场,汽车的新能源化已是大势所趋,东风系合资品牌需要思考如何进行新能源转型。
“公司始终坚持‘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保持合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加快自主发展的同时,全力支持合资公司稳定经营、转型发展。”东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央国企重组加速
同样是在2月9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000625.SZ)和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安动力”,600178.SH)同时发布公告,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装备集团”)通知,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官网资料显示,兵器装备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培育出了“长安”“建设”“嘉陵”等一批知名品牌。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突破2500万辆,并布局了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三大智能电动品牌。
业内人士认为,兵器装备集团和东风公司两家央企重组或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如果重组成功,两家公司的总销量将超过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和中国一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神车”。
近年来,国家鼓励支持中央企业开展高质量投资并购、专业化整合。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央国企并购重组市场活跃。
招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央国企将通过加强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以进一步实现上市公司价值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