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风靡高校:AI“锐评”教育引热议
AI导读:
国内多所高校学生使用DeepSeek AI工具“锐评”母校及学科专业,引发社会热议。AI工具的匿名性和内容犀利的特点满足了学生真实表达的需求,但也引发部分高校教师担忧。资本开始关注这一现象背后的商业价值,AI填报志愿或成趋势。
据小红书平台数据显示,#DeepSeek锐评话题下累计浏览量达4237.8万,讨论数25.3万,学生纷纷对学校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师资力量等提出“犀利提问”。如“请用辛辣语言评价xx专业就业现状”、“毒舌锐评xx学校xx专业”,提问中常含“无需高情商”、“不要温和”等强调风格的指令。

上海某高校大三学生林冉寒假期间在宿舍输入“用最犀利的语言评价新闻学专业”,几秒后,DeepSeek便生成500字分析,直指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她将截图发至朋友圈,迅速引发同学共鸣。

北京某985高校学生表示,传统评教系统存在“形式化”、“怕被溯源”等问题,AI工具的匿名性和内容“一针见血”的特点,满足了学生真实表达而不愿暴露身份的需求。“有些评价虽偏激,但确实反映了我们的真实焦虑。”该学生称。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1187万,智联招聘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人才缺口持续扩大,传统专业适配度下降。学生通过AI工具将个体困惑转化为系统性批判,如“预测未来最易被替代的大学专业”、“xx专业转型困局”等话题引发热议。
热潮之下,争议显现。部分高校教师担忧AI放大负面情绪,有教授指出:“AI基于既有数据训练,可能强化‘就业率至上’思维,忽视人文社科价值。”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也为学校提供了改进契机,可通过收集AI评价,了解教学、管理不足,进行针对性改进。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并非首个用于教育评价的AI工具,但因其中文语境下的逻辑连贯性和“敢吐槽”风格受到追捧。ChatGPT问世后,学生便提出“中国最好的十所大学”等问题。
资本也开始关注这一现象的商业价值。拓尔思自主研发的“拓天大模型”,以高校口碑分析为核心应用场景之一,实现全网数据抓取与情感分析,助力院校管理者实时掌握并响应学生需求。AI具有推理优势,已有公司推出AI填报志愿,未来志愿填报或引入AI评价趋势。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