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格民企座谈会召开,提振民营经济信心
AI导读:
时隔六年多,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召开,释放出稳定民营经济预期、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强烈信号。会议强调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有一系列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构筑起制度保障,民营经济相关指标出现积极改善。
时隔六年多,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召开,释放出稳定民营经济预期、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强烈信号,此举对于国内经济环境具有深远影响。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听取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保障其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民营经济座谈会的召开,彰显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参会企业代表聚焦科技创新与消费领域,凸显出国家对民企引领创新、促进内需的战略考量。
滕泰进一步指出,这些部署既回应了市场主体的关切,又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制度性动力,将有效提振发展信心。
据新华社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以法律形式为民营经济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坚定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早在2018年,习近平就曾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重要性。此次座谈会再次强调,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暂时的,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破除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滕泰表示,总书记的讲话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构筑起制度保障,让民营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信心倍增。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也表示,此次座谈会传达了党中央对发展民营经济的一贯高度重视,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不折不扣落实相关政策举措,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举措密集落地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31条政策举措。随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推动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等。
此外,国家发改委还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机构。多地也纷纷设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门机构,加强政策统筹协调。
在政策文件密集落地的同时,民营经济立法进程也在加快。2024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法治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见效,民营经济相关指标出现积极改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民间项目投资增长6.0%,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实现正增长。此外,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也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