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新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广东率先发布28条硬核举措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A股市场与港股携手走强,科技与消费板块交替发力,展现出强劲复苏势头。广东资本市场成绩斐然,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人勤春早。2025年新春佳节刚过,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磅文件出台,引发广泛关注。

  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落实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部署要求,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在1月28日率先发布了28条硬核举措,深入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精神,推动国家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在广东落地见效,为全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探路破题。

  政策暖风劲吹 A股港股齐发力

  春节以来,港股与A股市场携手走强,展现出强劲复苏势头和市场活力。2月以来,香港股市强劲反弹,恒生科技指数尤为亮眼,成功踏入技术性牛市行列。A股市场同样表现不俗,科技与消费板块交替发力,创业板指数累计涨幅显著。

  A股市场红火开年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暖风和科技创新的双重推动。去年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全面展开,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仍然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聚焦的重中之重。

  《实施意见》升级举措 支持科技金融

  纵览《实施意见》不难发现,围绕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实施意见》继续升级举措,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相关制度,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硬科技等。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内容符合市场预期,科技型企业融资环境有望明显改善,并购重组有望更加活跃。

  近年来,证监会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监管体系和市场生态,发布多项政策文件。今年以来,证监会拟修改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募集资金监管。同时,六部委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持续推动资本市场生态改善。

  “28条”干货措施 广东锚定改革新航标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今年1月21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28条具体措施,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广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锚定新航标。

  广东上市公司“含新量”满满,截至2024年底,广东共有A股上市公司875家,数量稳居全国榜首。其中,近十年新增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达82.6%。广东将全方位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引导支持力度,加快金融“活水”导入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领域。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广东将分类支持不同市场主体结合自身优势,充分用好资本市场工具,提升企业及所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能力。

  记者观察:广东资本市场勃勃生机

  新春伊始,广东资本市场展现出勃勃生机。广东省政府围绕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出台28条“硬核”举措,为广东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施工图”。

  广东资本市场成绩斐然,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研发投入巨大,现金分红总额可观。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政策的大力推动和市场主体的积极响应。广东正以改革为全国探路,资本市场不仅是融资平台,更成为培育新动能、锻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平台。

  可以预见,广东资本市场在新的一年将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