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携雷诺巴西深化合作,加速车企“反向出海”步伐
AI导读:
吉利汽车与雷诺签署框架协议,通过雷诺巴西公司扩大零排放、低排放车辆合作。吉利控股将投资并成为雷诺巴西公司少数股东,加速车企国际化战略。多家车企积极布局拉美市场,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2月18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汽车”)公告称,其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控股”)与雷诺签署了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雷诺巴西公司扩大在零排放、低排放车辆开发和生产方面的战略合作。吉利控股将投资并成为雷诺巴西公司的少数股东,以获得本地化生产、服务网络和管道资源,此举标志着吉利汽车在国际化战略上迈出重要一步。
产业生态本土化已成为国内车企出海的关键趋势,这种成熟的产业模式有望被复制到其他地区,增强“反向出海”的竞争力。
时代周报记者就吉利控股在海外的布局规划等问题进行了采访,企业方透露,将在印尼、越南等国家及中亚、非洲等区域市场建立本地化制造工厂,不断优化和升级全球制造网络。

图源:吉利汽车官微
多家车企正积极布局拉美市场,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年初宣布,年内将增加300多个销售及服务网点,预计年底全球渠道网点将超过1100家,助力吉利汽车实现2025年的出海目标。
淦家阅认为,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佳绩,产品和渠道至关重要。通过提升海外市场的产品和渠道竞争力,吉利汽车集团今年将在海外市场实现15.6%以上的增长。
2024年,吉利汽车集团(含吉利、极氪、领克)全年销量达217.66万辆,同比涨超32%。其中,出口销量达40.39万辆,同比涨超53%,超额完成年度出口目标,加速产品、渠道、技术、人才的全体系海外输出。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众多车企纷纷将国内富余的产能和技术优势投向海外市场。对于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巨头而言,出海已成为拓展业务版图的关键举措。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7.9%。2024年,这一数值同比增长23%至641万辆,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在吉利汽车计划布局的巴西市场,去年中国车企累计实现23.68万辆的出口量。此外,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也在拉美市场有所布局,显示出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指出,出口增长的动力源于多方面因素,包括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强大韧性、国家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支持、新能源技术的领先和智能化优势的凸显、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力和成本控制出色,以及中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分化发展。
得益于这些利好因素,越来越多车企选择依托国内供应链优势,将中国打造为面向全球的汽车生产基地,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均积极参与其中。
自主品牌凭借电动化、智能化步调快、新能源产品类型丰富、性价比高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打造差异化路径。例如,比亚迪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建设的工厂已投产,长安汽车在泰国、奇瑞汽车在泰国和巴西均设有整车或零部件工厂。
同时,合资品牌也在全球市场积累了深厚的品牌影响力,如宝马集团、大众汽车、现代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国际巨头依托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制定了更为灵活多元的全球化策略。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