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I+教育在消费行业中具备刚需属性,随着AI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持续渗透,多家教育行业上市公司正加快布局AI大模型,AI+教育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市场空间广阔。

2月17日,国金证券发布的《国金晨讯》显示,教育在消费行业中具备刚需属性,叠加庞大的用户基数,AI+教育有望迎来应用落地高潮。近期,AI+教育领域发展迅猛,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在这一热潮下,AI大模型在教育领域不断渗透,多家教育行业上市公司已接入或正在接入AI大模型,AI+教育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指出,在AI商业化落地进程中,教育是极为关键的应用场景。AI凭借强大的技术能力,不仅能有效削减成本、提升效率,还能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同时,兼顾普惠性与个性化,为学生创造更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生成式AI工具可以通过虚拟场景教学,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呈现,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I+教育市场空间广阔

AI+教育主要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服务。当前,AI+教育在国内的商业应用已初显成效。有教育机构借AI之力开发智能批改作业系统,解放教师时间与精力,让他们能更专注于教学策略的优化和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同时,教育硬件市场也被AI广泛赋能,智能学习平板等产品不断涌现,凭借AI学习系统打造便捷智能学习环境。此外,在线教育平台引入AI打造互动课程,也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此外,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为AI+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1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赋能行动,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到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推动AI在教育中的深度应用。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等多地政府也纷纷出台利好AI+教育的政策。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表示,目前AI+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难题亟待攻克,技术精准性和成熟度仍有待提升。但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与AI技术持续创新的双重驱动下,AI+教育有望冲破阻碍,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

北京艾文智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曹辙指出,长远来看,AI大模型凭借其在准确度、推理能力和训练成本上的突出优势,有望推动AI+教育大范围推广。未来,对应用场景的理解、数据积累和产品化能力会成为新的竞争优势,加速其在教育硬件等赛道的商业化落地。上海艾瑞市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和腾讯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AI+教育B端与C端市场预计到2027年将分别达到477亿元与282亿元。

多家上市公司加快布局大模型

随着AI+教育商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AI大模型逐渐成为教育行业上市企业的新宠,推动产业链企业转型升级。上海杉达学院数字商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武于蒙表示,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点燃了AI+教育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引擎”。多家教育上市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正积极拥抱大模型,加快布局速度,期望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抢占先机。

2月9日,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旗下的“云信”垂直大模型已完成相关系列模型私有化部署,优化AI在多个核心业务场景的应用。同时,中公教育旗下AI就业智能硬件也在测试接入大模型,构建覆盖AI选岗、智能测评、就业规划等全场景服务体系。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坚定不移践行“1+N”战略投入定力,即“1个底座大模型+N个行业大模型”的整体布局。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于AI+教育应用场景,公司基于盘古大模型、通义千问大模型打造了“小美同学”校园生活AI产品。广东村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基永强调,身处AI教育赛道,产业链企业一方面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优化大模型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重视数据积累与分析,深挖学生学习数据,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