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薛其坤院士领衔团队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为高温超导机理研究提供新方向。超导技术作为颠覆性技术,应用广泛,成为全球高科技竞争焦点。中国超导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超导概念股受关注。


超导技术前景被广泛看好,具有颠覆性潜力。

薛其坤院士领衔团队!高温超导研究获重大突破

2月18日,据科技日报报道,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在薛其坤院士的带领下,发现了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为高温超导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方向。该成果已发表于《自然》杂志。这一发现标志着镍基材料成为继铜基、铁基后的第三类在常压下突破40开尔文(K)“麦克米兰极限”的高温超导材料。

研究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强氧化原子逐层外延”技术,在原子级平滑的基片上精确排列镍、氧等原子,构建出超薄膜,并在极强氧化环境下固定住了原本需要极高压环境下才能稳定存在的原子结构。

超导技术作为颠覆性技术,自1911年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国际科学界的重要研究方向。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特性,应用范围广泛,涵盖超导量子计算、超导磁悬浮列车、热核聚变等多个前沿领域,成为全球高科技竞争的焦点。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中国超导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中国超导材料市场规模已达49.8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65.8亿元,2025年将达到92亿元。

超导概念股受关注,5只股市盈率不到20倍

A股市场上,已有20余家上市公司涉足超导产业。其中,东方钽业、西部超导、中钨高新、永鼎股份、联创光电等公司在超导材料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东方钽业生产的超导铌材填补了国家空白;西部超导是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中钨高新旗下公司专注于超导铌钛线材领域;永鼎股份子公司已实现超导带材批量化生产;联创光电旗下联创超导自主设计的D型磁体成功完成低温测试。

截至2月18日收盘,超导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2.07%,跑赢同期上证指数。估值水平方面,5只超导概念股滚动市盈率(PE)低于20倍,分别是博威合金、金杯电工、中孚实业、中天科技、汉缆股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