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技术加速突破,2027年或迎量产高峰
AI导读:
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标杆,多家头部主机厂正寄望于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广汽埃安、比亚迪、中国一汽等车企纷纷更新固态电池批量装车进程,预计2027年前后实现小批量生产。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技术和产能瓶颈,但预计将在2027年迎来突破,逐步进入主流应用阶段。
财联社2月19日讯 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标杆,多家头部主机厂正寄望于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旨在持续强化其产品竞争力,加速电动化转型步伐。
“广汽埃安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取得进展,计划于4月科技日上具体披露。”2月19日,广汽埃安方面向财联社记者透露。记者了解到,编号为79szn9的广汽埃安新型电池(固态、圆柱)技术开发项目本月已完成审批,将建设1条全固态电池合成试验线、1条圆柱电池试验线及先进电池实验室,重点攻克相关技术难题,打造行业首款车规级全固态电池产品。该项目投资高达1.81亿元,预计施工工期为5个月。
早在1月22日,广汽埃安便发布了新型电池技术开发项目工艺设备附属项目招标公告,为固态电池线、圆柱线、实验室区域相关设备及设备附属进行招标。
广汽集团表示,其全固态电池采用了第三代海绵硅负极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装车搭载。新任董事长冯兴亚强调,广汽集团将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全固态电池开发量产,持续巩固电动化领域核心优势。
面对全球竞争挑战,国内多家车企近期更新了固态电池批量装车进程。比亚迪计划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中国一汽也表示,其自2014年启动的全固态电池项目将于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长安汽车则发布了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纯电续航超过1500公里的“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产业界的技术突破与学术界的研发进展形成共振。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基于硫化物电解质的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在2025年至2027年实现量产,能量密度达400瓦时/公斤。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亦认为,2027年前后全固态电池将实现小批量生产。
民生证券最新研报显示,自2024年1月以来,固态电池产业迎来多项重要进展,标志着这一新兴技术正在加速向商业化迈进。尽管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技术和产能瓶颈,但随着各大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合作,预计将在2027年迎来突破,逐步进入主流应用阶段。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