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政策不断深化,融资难题逐步缓解
AI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讲话精神,提出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等措施。近年来,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确保市场公平竞争,解决融资难题。数据显示,民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显著,但金融机构支持民企仍需寻找新突破。
“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传递出重要信息。这是去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后,再次于最高层面支持民企融资。
2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其中提到要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搭建银企精准对接平台,落实好无还本续贷政策等。此举旨在进一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金融机构需高度重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充分用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通过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与各类机构开展好合作等,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注重AI等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质量。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政策不断深化,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
金融监管总局方面提出,要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加大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同时,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搭建银企精准对接平台,落实好无还本续贷政策,加强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融资满足度。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指出,在监管部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银行能够明确投放方向,加大对民营及小微企业信贷支持,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质效,确保信贷资金精准高效投放至民营企业。
近年来,一系列利好民营企业的政策接连出台,确保市场公平竞争,重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3年7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健全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年底,八部门联合提出25条支持民营经济的具体举措,延续此前对民营企业融资的一贯支持。
总体来看,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推动下,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助推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民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9.0%;A股市场中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量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63.3%。
然而,金融机构支持民企仍需寻找新突破。虽然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与国有企业相比,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仍然较高,且存在贷款期限更短、审批时间更长等问题。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失衡,需要进一步优化。
娄飞鹏提到,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且以小微企业居多,本身经营规模较小,信息透明度不高,缺少合规足值抵质押物,增加了金融机构在融资支持民营企业时的风险。同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压力主要来自普惠领域小企业和经营贷,对小微民企贷款相对谨慎。
对此,有研究机构建议优化金融机构考核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免责机制,保持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上海市政协委员孙立行认为,要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优化对银行向科技型民企发放贷款的监管考核规定,健全授信尽职免责机制。
知名财经评论人莫开伟指出,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支持民企发展的“胆量”,消除瞻前顾后行为,在信贷支持上做到与国企一碗水端平。只有将支持民企的信贷、债券、资本市场融资等条件进一步放宽和降低,让几乎所有民企在融资上都能实现“无障碍”,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解决。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