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强化“五个中心”整体效应,推动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上海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通过强化整体效应、平台效应、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文章聚焦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提升和联动发展。
十二届市委六次全会提出,加快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强化整体效应、平台效应、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当前,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但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五个中心”建设,需要不断强化“五个中心”的整体效应,以联动发展聚力“单个突破”,推动“整体跃升”。
把握发展变量,聚力“单个突破”
进入新发展阶段,上海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需要积极把握发展变量,保持战略定力与战术魄力,用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
增强国际经济中心核心功能。2024年,上海的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城市经济规模进入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国际经济中心深化与科创中心、金融中心的联动,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应对国内外竞争压力。
提升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级。2024年,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成立,金融市场成交总额增长显著,持牌金融机构数量增加。国际金融中心需深化与经济中心、科创中心的联动,推动金融创新,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联动循环。
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2024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但服务贸易水平偏低,离岸贸易发展较慢。要求强化国际贸易中心与经济、金融、航运和科创中心的相互促进,提升资源配置能级和引领辐射功能。
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2024年,上海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5年位列世界第一,但高端航运服务业资源集聚力不足。需深化国际航运中心与科创中心、金融中心的联动,拥抱国际航运业转型发展风口。
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2024年,上海技术合同成交额大幅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上海需紧盯全球科技革命前沿,借助其他四个中心提供的广阔需求和应用场景,抢占全球科技产业竞争制高点。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整体跃升”
“五个中心”的功能和定位是相互交融、有机统一的,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不断强化“五个中心”的整体效应,需要坚持集中统一领导,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突出重点、改革实效。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五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上海需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
二是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五个中心”建设需加强整体谋划、系统布局,强化要素、功能、空间和政策联动,形成联动发展新格局。
三是要更加注重突出重点。聚焦关键问题、重点领域和重要平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四是要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全面深化改革,精准施策,动态评估,确保改革举措能够精准落地、开花结果。
(作者分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智库研究中心特聘高级研究员)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