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咖啡行业新较量:品牌拓展副业寻求突破
AI导读:
2025年,茶饮咖啡行业步入新竞争阶段,奈雪的茶、Tims天好中国、库迪咖啡等品牌通过开设新门店、推出新策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同质化竞争加剧,品牌扩展场景,覆盖全时段餐饮,背后是市场的增长焦虑。
蓝鲸新闻2月20日讯 2025年,茶饮咖啡行业步入新竞争阶段,各品牌寻求突破。
奈雪的茶推出“茶饮+轻食”新模式,开设“Green轻饮轻食”门店;Tims天好中国深化“咖啡+暖食”战略,推出“轻体贝果堡午餐盒”;库迪咖啡延续高性价比路线,在北京试点售卖包子、米饭快餐等,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茶饮咖啡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从价格战到餐桌革命,头部品牌在存量市场中寻求增量。
茶饮咖啡品牌扩展场景,是创新还是偏离主业?
近日,奈雪的茶“Green轻饮轻食”首家门店深圳开业,推出能量碗等轻食轻饮系列,价格亲民。Tims天好中国推出“轻体贝果堡午餐盒”,受地域限制,沙拉仅在部分城市提供。库迪咖啡则进军快餐领域,推出多种盒饭及早餐系列。
本轮茶咖品牌产品线拓展,呈现场景延伸趋势,覆盖全时段餐饮场景。分析师指出,饮品销售客单价低,频次有限,引入餐品可提升客单价和复购率,覆盖三餐场景,提升坪效。
茶饮咖啡品牌热衷副业,前景如何?
茶饮咖啡品牌扩展正餐场景,能否实现业绩增长?事实上,“咖啡+餐”业态融合已多年,Tims天好咖啡凭特色组合出圈,星巴克等完善“第三空间”体验。但行业现状喜忧参半,奈雪早餐套餐销售增长显著,但部分品牌面临挑战。
简餐需不同供应链体系,企业需具备强大供应链能力,确保新品品质和服务。同时,茶饮咖啡品牌在外卖、堂食管理上或存短板,餐品制作复杂,供应链管理难度加大。
“卖饭”潜力巨大,但非所有品牌能驾驭。关键在于找到适合品牌调性和市场的切入点。
背后是品牌的增长焦虑
茶咖品牌拓展副业,背后是市场变化带来的焦虑。茶饮咖啡行业增速放缓,同店销售下滑,价格战严重挤压利润。奈雪的茶上半年亏损超4亿元,星巴克中国营收同比下降。同时,门店扩张伴随闭店数新高,存量时代竞争激烈。
国际咖啡豆期货价格上涨,引发全球连锁涨价潮。国内咖啡品牌态度暧昧,但成本压力中长期存在。价格战持续背景下,茶咖品牌试水副业,缓解盈利焦虑。饮品+餐食模式能否成为新盈利增长曲线,尚待市场检验。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