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陈思诚凭借《唐探1900》等作品票房突破158亿,跃居中国导演票房榜第二位。国产翻拍电影数量增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引发观众热议。高质量翻拍无异于原创,电影产业需平衡精品与日常运行作品。

  新华财经上海2月24日电(李一帆)2025年春节档后,中国导演票房排行榜迎来巨变。截至2月24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饺子凭借186.29亿元票房登顶榜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导演,《唐探1900》导演陈思诚则以158.87亿元票房紧随其后,跃居中国导演票房榜第二位。电影产业格局因此发生深刻变化。

  春节档电影《唐探1900》累计票房已达33.47亿元,位居春节档第二,跻身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前20。网络平台AI预测,《唐探1900》总票房有望突破35.46亿元大关。

  在众多影片如《封神第二部》《蛟龙行动》等票房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唐探1900》凭借30多亿元票房脱颖而出,成为春节档唯一基本未受《哪吒之魔童闹海》影响且实现盈利的电影,其市场表现尤为亮眼。

  然而,《唐探1900》在市场和舆论层面并未收获太多热度,背后原因复杂。一方面,《哪吒》系列影响力巨大;另一方面,导演陈思诚一直备受争议,市场上关于部分商业片导演的争议从未停歇。

  陈思诚:票房与争议的双重焦点

  陈思诚是中国电影界最擅长把握票房和利润的导演之一。新华财经统计显示,陈思诚参与导演、监制或编剧的14部电影,大多票房超过5亿元,其中6部超10亿元、3部超30亿元。

  其代表作《唐探》系列和《误杀》IP等,将喜剧、推理元素融合,形成独特风格,虽饱受抄袭争议,但仍成为中国电影大IP的开创者之一。

  陈思诚电影制作成本大多控制在5亿元以下,部分甚至在2亿元以下,除个别票房惨淡的作品外,基本实现大额盈利,部分电影投资回报率高达10倍。

  但陈思诚电影也存在“票房涨、评分跌”的怪现象,如《消失的她》和《唐探1900》票房上涨同时,豆瓣评分却同步下跌。

  尽管票房成绩斐然,但七成以上电影评分仅在6.0左右徘徊,最高分也仅7.7分,与其票房地位不相符。

  观众对陈思诚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其电影为“快餐电影”,缺乏艺术穿透力和时代洞察力。部分观众指出,《误杀》《消失的她》等翻拍作品缺乏创新性,利用信息差撬动社会情绪。

  印度悬疑电影《因果报应》虽获好评,但票房不佳,观众担心陈思诚会翻拍此片,讽刺意味十足。

  陈思诚在商业电影工业化、模式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复制翻拍的模式也带来审美疲劳。

  翻拍电影的“双刃剑”

  陈思诚是国产电影翻拍路上的先行者之一。其《唐人街探案2》《误杀》等作品票房大卖,彰显商业嗅觉。

  新华财经统计显示,2019年后国产翻拍电影逐渐增多,以喜剧和悬疑片为主,2023年迎来大爆发,共上映11部翻拍影片。

  翻拍电影自带话题与热度,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成本,但大多数翻拍作品未吸收原作精髓,创新不足。

  翻拍电影整体表现不佳,票房超10亿元的仅占16%,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仅占两成。

  观众对翻拍片抵触情绪加剧,呼唤原创精品。编剧麦家指出,翻拍之风若愈演愈烈,应警惕、限制和规范,保护原创精神。

  高质量翻拍:翻新的艺术

  翻拍不是原罪,低质量才是。高质量的翻拍无异于原创,同样值得掌声。

  国产翻拍片《十二公民》《忠犬八公》等,融入本土元素,获得观众认可。

  海外翻拍片也有佳作,如《闻香识女人》《无间道风云》等,超越原作,赢得口碑。

  翻拍电影需创新拍摄手法、叙事方式,深度挖掘本土化元素,融入新时代精神。

  电影产业既需要精品大片推动稳步发展,也需要及格线以上的作品维系日常运行。国产翻拍电影需避免粗制滥造,相关部门应建立评价机制,提升电影质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