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并购重组如火如荼,把握政策方向捕捉重组机会
AI导读:
2024年以来,央国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如火如荼,成为市场主力军。政策持续宽松激发市场活力,央企重组数量大幅增长,公用事业和机械设备成热门行业。投资者应关注政策支持领域和重大资产重组机会,把握市场动向。
2024年以来,在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的推动下,上市公司重组活动如火如荼。央国企(企业属性为国企国资控股的公司)上市公司更是逐渐成为并购重组市场的主力军,并购重组成为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的有效手段。
重组作为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因其常带来良好的投资机会,一直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国元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政策环境持续宽松,特别是“并购六条”的出台,进一步放宽了上市公司跨界并购的限制,激发了并购重组市场的活力。国元证券深入研究了并购背后的理论基础,复盘了美国五次并购浪潮的驱动力,认为当前中国产业并购在多周期共振下正迎来“黄金时代”。
央企重组数量大幅增长,公用事业和机械设备成为央企重组的热门行业。资本市场重组数量的变化往往是并购重组政策变化的直接反映。对此,国金证券研报表示,并购重组政策的边际宽松通常会提升并购重组市场的活跃度,表现为上市公司中“重大资产重组”案例数量显著增加。在资本市场表现上,并购重组往往带来超额收益。
根据iFinD数据,截至2024年2月15日,共有200家央国企上市公司发布了资产重组公告,占上市央国企公司总数的41%。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发布资产重组公告的央国企公司数量仅为50家,而2024年以来这一数量已达到200家,显示出央国企公司重组事件在2024年大幅增长。
并购重组的潜在方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也常带来板块机会。例如,2024年9月以来,券商板块因监管层对券商行业重组的鼓励与支持而表现突出。那么,过去一年哪些板块的重组活跃度更高?记者梳理了2024年以来涉及重组的央国企公司行业分布情况。
从2024年以来发布重组公告的央国企公司所在行业来看,共涉及28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公用事业行业的央国企公司数量最多,共有21家,其次是机械设备、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公司数量分别为19家、16家、14家、12家。

通过重组实现扭亏的企业不在少数,其中6家央企涉及定增重组。在200家央国企上市公司中,岳阳林纸通过资产重组成功扭亏的案例引人注目。岳阳林纸在2023年净亏损2.38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9498.73万元。然而,岳阳林纸通过收购控股股东泰格林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湖南骏泰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成功扭转了亏损局面。
2024年11月底,岳阳林纸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上述股权。2025年1月24日,岳阳林纸发布预盈公告,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0亿元到1.9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公司称,2024年12月完成了骏泰科技100%股权收购,骏泰科技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预计其2024年度将实现较大盈利。
在重组公司中,定增重组往往受到市场的特别关注。定增重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收购资产,从而实现业务整合、资产优化或资本结构调整。华安证券研报指出,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定向增发可以显著改善公司ROE水平,其基本面情况明显优于市场同期上市公司。
那么,目前实施定增重组的央国企公司有哪些?根据iFinD数据,2024年以来涉及定向增发重组的公司共有6家,分别是电投产融、华电国际、深康佳A、远达环保、中国船舶、中核科技。

多家公司发布重大重组公告后股价大幅上涨,投资者应关注政策方向把握重组机会。重大资产重组是指上市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通过购买、出售资产或其他交易方式导致其主营业务、资产结构或收入发生重大变化的资产交易行为。
在200家央国企上市公司中,被iFinD数据库标记为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有11家,其中10家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仍在进行中。这11家公司中,不少公司在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后取得了较大涨幅,如远达环保、电投产融、中化装备的最大涨幅分别为265.31%、160.15%、153.58%。
然而,也有公司在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后股价并未立即上涨,而是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上涨。如中化装备的股价在重组公告首次发布后并未取得较大涨幅,甚至一度跌破公告前的收盘价,但其股价主要在重组公告发布后的一个月开始上涨。中化装备也是以上11家公司中唯一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后公司股价表现分化的原因主要包括短期公告效应差异、基本面改善程度的差异、市场环境与行业背景、重组确定性及资产质量的差异。相对来说,重组如果能带来较大的协同效应,或者是新兴产业的重组、资产清晰的案例,则更容易受到二级市场的青睐。
投资者在关注资产重组机会时,应重点关注政策支持领域,如科技类、新质生产力、央企重组等,因政策倾斜更具确定性;同时,关注低估值与现金流改善标的,以及交易结构与协同效应较强的公司。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近一年来,并购重组支持政策持续出台,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市场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关注度提升,重组指数超额收益明显。对于可能发生并购重组的行业,建议关注政策明确提到的方向,主要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两创”板块等新质生产力方向。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