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型工业化》发表署名文章,强调健全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发布多项措施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优化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发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和债券市场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作用。

工信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月24日消息,《新型工业化》2025年第2期发布证监会主席吴清题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的署名文章。文章强调健全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体系,资本市场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完善相关政策。

2024年,中国证监会相继发布多项措施,包括《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等,旨在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并已有多项具体措施落地。此外,还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实施“绿色通道”。

在优化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和并购重组方面,全面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完善。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分别服务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上市制度不断优化,提高了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配性。同时,中国证监会联合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全链条服务。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创企业的支持作用也日益突出。近年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年均新增投资本金约1.2万亿元,精准支持新质生产力代表性行业。此外,债券市场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作用也不容忽视,2024年交易所市场发行公司债券4.93万亿元,其中产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同比增长37%。

境外上市服务也为新技术新产业企业提供了多元化融资渠道,自2023年3月起实施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为市场提供了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同时,期货市场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作用也在积极发挥,我国期货市场已上市146个期货期权品种,覆盖工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

在引导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中国证监会发布多项意见和方案,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并要求证券公司加强保荐承销专业能力建设,支持基金公司推出更多科创主题基金。截至2024年底,已批复科创主题基金449只,存续规模达6734.21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