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独角兽纵目科技深陷危机,创始人唐锐海外寻融资
AI导读:
智能驾驶独角兽纵目科技传出高管跑路、资金链断裂等消息,创始人唐锐首次公开回应,表示正在海外寻求融资和业务机会。员工面临欠薪断保问题,部分或进入劳动仲裁。纵目科技曾三次冲击IPO均未成功,港股上市申请失效,浪费了财务成本。
春节后,估值曾高达90亿元的智能驾驶独角兽纵目科技(及其子公司蚕丛机器人)传出高管集体跑路、资金链断裂、欠薪断保等消息,员工纷纷自救。
近日,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首次公开回应质疑,表示自己并未失联,目前正在积极寻求海外融资和业务机会。
纵目科技员工张伟(化名)、王晓华(化名)2月27日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尽管大多数员工注意到了唐锐的回应,但唐锐本人尚未与员工取得直接联系。公司股东总体反对破产清算,部分股东建议复工复产。员工已向多部门投诉,但至今仍未获得具体解决方案。据悉,纵目科技子公司蚕丛机器人部分员工或将进入劳动仲裁程序。
记者实地探访纵目科技及其子公司蚕丛机器人办公地点发现,整幢办公楼已人去楼空,部分员工连续前来取走个人物品。公司前台贴满了贷款到期通知、社会保险费限期缴纳通知书等告示,暗示公司资金链已严重紧张。

图:唐锐本人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唐锐回应质疑”的报道
“正在海外寻求业务和募资机会”
针对高管跑路、失联等传言,唐锐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这些传言源于公司面临的一些根本性矛盾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他离开至今未回国,主要是希望能在业务重整期间在海外为蚕丛寻求新的业务机会和资金,以走出困境。
唐锐透露,只有引入一定体量的增量资金才能解决当前困境。据他了解,海外募资的可能性更为多元。他正在尽力维持海外蚕丛业务,并寻求潜在投资人,计划在合适的时间将海外蚕丛业务的投资人和国内重整过程进行并轨处理。
唐锐表示,2024年上半年,纵目科技港股发行和Pre-IPO融资未取得有效进展,公司此后数月全力维持现金流,得到了智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支持,但资金流枯竭的危机最终爆发。
“寻求业务重整的机会”
随着纵目科技运转失灵,员工欠薪断保问题备受关注。
唐锐回应称,员工欠薪总额、社保公积金停缴规模及解决方案等尚需进一步确定。
据纵目科技多名员工透露,春节前夕,公司部分高管将巨额补贴资金转至个人账户,并带走公章,导致员工正常离职渠道受阻。
唐锐对此表示,涉及人名清单及金额他是事后得知,当时决策有一定合理性,但决策高度和质量不够。
尽管纵目科技深陷危机,但唐锐表示不会放弃。他正与股东及应急小组一起,努力与各地政府及债权人协调业务重整机会。
王晓华透露,最新消息显示纵目科技股东建议复工复产,但上级监管部门倾向于依法推进员工劳动仲裁。
唐锐表示,最好的预期是在重整过程中继续业务,最坏的结果是重整失败进入破产清算阶段。
唐锐:港股上市申请浪费财务成本
纵目科技曾三次冲击IPO均未成功。2017年,纵目科技在新三板挂牌后数月便摘牌。唐锐表示,新三板流动性低,从散户募资能力差,因此按照新机构投资人建议撤下并回到一级市场募资。
2022年11月,纵目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但次年9月因持续亏损且客户集中度过高而被终止审核。唐锐表示遗憾,并称当时大环境不再鼓励未盈利科创企业上市。
此后,纵目科技转向港股市场,2024年3月递交招股书,但因招股书满6个月未能通过审核而失效。
唐锐承认,在现金储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申请港股上市存在风险,这一决定部分来自投资人压力。他坦言,港股上市申请浪费了管理资源和财务成本。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