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技术突破点燃港股、中概股涨势,恒生科技ETF收益显著。A股亦明显上扬,但市场人士指出,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是长期趋势,短期市场情绪过热可能导致回调。

2025年2月27日,雷军短暂登顶中国首富的消息引爆社交媒体,90后投资者小恒(化名)看着账户中半个月前买入的恒生科技ETF,已收获约15%的收益。若早一个月入场,收益将超40%。小恒表示,能挣10多个点已很满足。

今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AI大模型取得技术突破,点燃本轮行情。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科技潜力,港股、中概股涨势强劲,恒生科技指数一度突破6000点,创2022年以来新高;A股亦明显上扬,上证指数频创年内新高。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震惊世界,中国科技龙头企业迎来价值重估。

市场人士指出,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是长期趋势,但短期市场情绪过热可能导致回调。

港股迭创新高

小恒已有8年多A股投资经验,去年他决定转变策略,只买指数ETF。DeepSeek爆火后,他第一时间买入恒生科技ETF。

自1月13日以来,港股迎来强劲上涨,DeepSeek主题点燃投资者风险偏好,市场情绪回暖。1月13日至2月27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逾25%,恒生科技指数飙升近40%,领跑全球股指。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小鹏汽车、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阿里巴巴、小米集团股价均大幅上涨,其中中芯国际、小米集团股价创历史新高。

A股市场表现虽不及港股,但亦有不俗表现。上证指数收复年初失地,科技股主导的科创综指大涨超15%;计算机板块涨超20%,机械设备板块涨逾16%。

本轮行情始于DeepSeek,但催化因素不止于此。产业链维度,中国科技成就全面涌现;基本面维度,智能手机、平板及智能穿戴产品进“国补”,推动下游消费电子销售及上游芯片需求;政策端,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积极信号,拓宽AI产业链想象空间。

外资回流与估值洼地

估值低廉是港股领涨全球的另一原因。港股市场连续三年下挫,2024年反弹后估值仍有修复空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仍处于历史低位,资金吸引力大。

今年以来,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热情高涨,南下资金净流入额屡创新高。同时,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汇率走强,海外资金积极买入中国科技资产。

高盛、德银、美银等外资机构看好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前景。高盛表示,DeepSeek崛起为中国科技股带来重新估值机遇,维持对MSCI中国指数超配评级,预测今年涨幅可达14%。

港股受宠的同时,美股市场因估值偏高、美国经济前景悲观而连续下挫。DeepSeek技术突破撼动美股科技股商业模式。

价值重估非短期行情

AI正影响诸多行业发展,开启各行业转型升级大门。AI产业链涉及上游算力、数据板块,中游算法模型、软硬件、网络安全板块,下游应用、端侧等领域。

DeepSeek通过低成本、高性能和开源策略重塑竞争格局,对各行业影响广泛深远。制造业、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均受益AI技术。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已累积约40%涨幅,A股科技相关板块亦有可观涨幅。市场研究人士认为,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是长期趋势,但短期市场情绪过热可能导致回调。

中金公司研报分析称,港股本轮反弹基于科技趋势乐观情绪,是自下而上驱动的结构性行情。未来预期计入程度决定投资者对空间判断分歧。

对于A股行情持续性,陈果认为,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是关键。只要产业处于高速发展和景气验证阶段,人工智能行情有望持续,成为全年市场主线。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