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在两会上提出建议,加速打造中国风味,创立全球消费者品牌,同时着重提升消费质量,以此激活内需。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探索全球消费者品牌塑造、构建中国风味标准战略体系等。

  财联社3月5日讯(记者吴蔚玲黄路)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消费始终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近年来,中国消费品牌加速融入全球市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迎来了显著转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002847.SZ)董事长张学武提出建议,加速打造独具中国风味的全球消费者品牌,同时着重提升消费质量,以此激活内需。

  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

  创立全球消费者品牌

  在国家势能上升和全球消费升级的双重红利推动下,中国风味走向全球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张学武指出,当前我国工业产值已占据全球的35%,已完全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同时,全球消费正掀起一场“口味革命”:北美辣味零食市场规模已突破 500 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 28%;东南亚市场相关品类更是连续 3 年增长超 40%。

  以盐津铺子为例,该公司的魔芋零食在泰国市场月销售额已达1500万元,这充分展示了魔芋品类的巨大市场潜力。

  张学武还注意到,尽管中国风味在全球化进程中趋势向好,但在品牌价值、标准话语权、供应链安全、本土化运营等四大关键领域仍存在明显短板。

  “全球零食品牌百强中仅3家为中国企业,国际品牌通过‘中国制造’攫取高额溢价,如卡乐比薯片的中国代工企业毛利率甚至不足20%,而其品牌毛利却高达65%。”张学武强调。

  为此,他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探索全球消费者品牌塑造,建议国家优先在RCEP成员国建立5个以上品牌根据地,通过实施重点市场三年深耕计划,打造品牌国际化示范样本;同时,将中国风味纳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框架,每年选定3个重点国家举办中国风味交流活动,共同打造“全球风味文化节”,以此打破欧美主流消费市场的竞争格局。

  二是构建中国风味标准战略体系,建议由市场监管总局主导立项,牵头制定《中国风味标准化体系》,明确“中国风味”的定义、分类及评价指标,设立相关行业标准,并推动国际标准互认,让中国风味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三是强化科技闭环,以研发跃迁为动力。建议科技部牵头实施“风味科学攀登计划”,推进核心技术攻坚,并鼓励头部企业联合江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组建“中国风味科学实验室”,重点突破魔芋、豆制品等本土优势风味品类,建立“健康中国风味”的认知标签,以期在国际舞台上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四是推动品牌全球本土化建设。建议商务部建设区域性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在RCEP框架下建立东南亚食品工业园,联合本土企业形成全链条集群;同时,支持企业在海外建设本土化生产基地,加强消费者洞察研究,合作开发跨文化爆品;此外,还支持企业收购海外本土品牌,提升属地员工占比。

  提升消费质量

  在加速出海的同时,张学武还建议提升国内消费质量。他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已发生显著转变,质量消费已成为消费升级的主旋律。

  近年来,一些新型零售模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发展。例如,山姆、开市客等会员制商超凭借其丰富的商品种类、高品质的产品以及独特的会员服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胖东来则以其极致的服务和对商品品质的严格把控,在河南乃至全国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消费者信赖的购物场所;盒马则主打高品质生鲜和进口商品,精准地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张学武表示,这些都充分表明消费者愿意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买单,提升消费质量能够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他建议,政府应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对产品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此限制不符合标准的劣质产品进入市场,从源头上保障市场的产品质量。同时,政府还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此外,张学武还提出,产品力是企业立足的根本。因此,他建议政府设立专项研发基金,对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根据研发项目的重要性和创新性给予不同比例的补贴。

  同时,他还建议从制度和监管层面入手,整治“内卷式”竞争;将个税起征点提升至1万元,以增加普通收入人群的实际收益,提振消费信心;并强化行业自律,共同探索创新发展的道路,实现互利共赢。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