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代表团两会开放日:聚焦人工智能、民营经济、新能源与人才引进
AI导读:
广东代表团在两会开放日上展示了人工智能外骨骼机器人,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同时,民营经济成为关键议题,新能源产业也成为广东第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此外,广东正积极吸引人才,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现场亮点颇多、干货满满。省委书记现场发offer,邀请全国各地人才到粤就业、创业、投资,“深圳造”的外骨骼机器人也深度参与两会,帮在场记者“轻装上阵”。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团开放日现场(图源:时代周报李杭/摄)
在经济产业方面,广东代表团开放日当天出现的一些关键词,为大家指明了未来广东发展的关键信息。
关键词一:人工智能。广东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深圳也表示要加快完善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生态,抢占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广东代表团开放日当天,一款由深圳企业研发的手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亮相,通过AI核心算法等,帮助现场记者减轻负担。
关键词二:民营经济。广东民营经济主体达1837万户,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广东经济的重要支撑。广东正努力为各类企业及外来企业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持续推进助企、惠企举措。
关键词三:新能源产业。继2023年汽车成为广东第八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后,2024年新能源产业成为第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广东将新型储能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多方位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关键词四:人才引进。广东代表团开放日上,广东领导们纷纷化身“揽才使者”。广东正重点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引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广东代表团“开放日”的这些关键词,背后透露出经济第一大省接下来的发展趋势:加速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进新能源产业,并积极吸引人才。

记者在广东团开放日上试用外骨骼机器人(时代周报李杭/摄)
作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基础最好的城市之一,深圳AI企业数量众多,产业规模庞大,形成了全产业链条。广东将依托这些优势,加快完善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生态。
广东新能源产业已提前达成预期规模,其中风能、太阳能等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面向未来,广东还将在技术突破、协同分工、应用推动等方面发力,致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在人才引进方面,广东正通过一系列举措,如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优化人才结构,满足创新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