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8日,“两高”报告均强调严惩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并加强对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的监督审查。同时提出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资本市场和金融安全。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简称“最高法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简称“最高检报告”)。

两份报告均强调了严惩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并加强对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的监督审查。

依法严惩资本市场违法行为

在2024年工作回顾中,最高法报告指出,共审结金融案件266万件,同比下降12.3%。其中,严厉打击了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审结相关案件2.5万件,涉及4.8万人,同比增长5.3%。例如,四川法院判处一起集资诈骗、洗钱案主犯无期徒刑,该案涉及诱骗2.9万人购买“虚拟币”,造成损失17亿余元。同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有力维护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福建法院也判处一起操纵证券市场案主犯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4500万元。

最高检报告则提出,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与金融监管总局完善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协同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2.5万人。同时,指导广东、北京等地检察机关对“恒大系”、“中植系”案件进行审查起诉,并会同中国证监会等制定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意见,起诉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证券类犯罪825人。

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两份报告均强调将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依法惩治资本市场违法犯罪。

最高检报告还提出,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融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同时,依法惩治经济金融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金融安全。

强化违规异地执法监督

在2024年工作回顾中,最高法报告强调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对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案件的审查,严防以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最高检报告也提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加强对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监督,坚决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等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督办了31件重点案件。

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最高检报告表示将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