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周英伟达GTC大会、腾讯财报发布及首款原生鸿蒙手机面世等科技大事件频发,吸引投资者关注。汇丰环球研究指出国内科技股估值有上涨空间,私募机构看好智能驾驶、AR/VR等行业。投资者应关注受益于AI浪潮的公司,把握布局时机。

  AI(人工智能)科技叙事持续升温,本周科技界大事频发。

  3月17日,英伟达年度GTC大会(GPU技术大会)盛大开幕,吸引了全球目光。紧接着,3月19日,腾讯将揭晓2024年财报,同时,首款原生鸿蒙正式版手机即将面世,这些人工智能科技领域的重大事件,无疑将聚焦投资者的关注。

  汇丰环球最新研究显示,相较于美国科技股,国内科技股估值存在51%的折让,预示着未来仍有显著的上涨潜力。多家国内机构投资者强调,全球资金正逐步由重新配置中国转向重仓配置中国。在此背景下,发掘真正能从本轮AI浪潮中获益的公司显得尤为重要。

  科技盛宴接连上演

  作为全球AI算力领域的顶级盛会,英伟达GTC大会一直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今年的大会预计将有超过1000场演讲和300多场现场展示,覆盖半导体芯片、人形机器人、网络安全、医疗、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

  硬件更新成为本次GTC大会的亮点之一,市场热切期盼英伟达推出新一代芯片Blackwell Ultra GB300和B300系列。英伟达CEO黄仁勋将围绕AI智能体、机器人技术、加速计算等三大主题发表演讲。同时,字节跳动、阿里云等国内AI领军企业也将分享大语言模型领域的最新进展。

  此外,腾讯即将发布的2024年财报及其2025年AI领域CAPEX规划同样值得期待。当周,国内首款原生鸿蒙正式版手机面世,标志着鸿蒙生态系统在AI能力上的进一步升级。

  这一系列科技盛事预示着,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硬件、软件、算力、芯片、通信等领域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私募机构北京鸿道投资执行董事孙建冬指出,当前中国优质科技资产的股价正处于行情上半场的后期,未来仍有广阔的上涨空间。

  孙建冬认为,国内科技股行情的根本驱动力是全球资金对中美科技资产配置的纠偏。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科技投资,全球资金需要在中美两边同时布局。对于中国优质的科技资产,全球资金正从重新配置中国转向重仓配置中国。

  国内科技产业前景更加清晰

  英伟达等美国科技股的调整对国内科技股影响几何?自2月下旬以来,美股科技股普遍下跌,纳斯达克和标普500指数分别下跌近12%和8%。然而,汇丰环球研究指出,尽管近期美股科技股有所调整,但中国大型互联网股的估值仍具有吸引力。

  私募机构玄元投资表示,将持续关注智能驾驶、AR/VR、中国区AI基础建设等具有基本面催化的行业,并适当参与固态电池、机器人运动控制、电子传感皮肤等科技分支的题材演绎。玄元投资认为,随着几大互联网厂商的CAPEX支出披露,产业链业绩从预期变为现实,有助于市场叙事从主题风格向成长风格转变。

  数据显示,上周科创芯片、机器人相关ETF备受资金青睐,资金流入显著。其中,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 (562500)单周份额大增14.65亿份,显示出市场对科技领域的热情。

  面对美股科技股的整体回调,朱雀基金认为,AI的真正爆发期尚未到来。在国内经济预期稳定的情况下,应重点关注那些能真正受益于本轮AI浪潮、服务于AI浪潮、具有持续成长潜力的公司。尽管市场会受到各种因素波动,但科技产业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投资者应把握时机,在震荡中逐步布局,与时代科技革命同行。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