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长尾效应空前强烈,电影市场或持续低迷
AI导读:
今年春节档电影的长尾效应空前强烈,持续引领票房市场。截至3月20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唐探1900》仍占据日票房前列。但春节后新片孱弱,引进片缺乏话题性,国产电影扎堆清明档和五一档,市场或持续低迷。
今年春节档电影的长尾效应空前强烈,持续引领票房市场。
截至3月20日,国内电影日票房冠亚军仍被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唐探1900》占据,分别占据45.1%和12.6%的票房,以及34.8%和10.5%的排片。此时,两部电影已上映51天,依旧保持强劲势头。
往年春节档电影虽也表现出长尾效应,但今年尤为突出。去年春节档电影在上映28天后便失去日票房前二位置,而51天时,表现最好的电影日票房占比已下滑至0.8%。
今年春节档电影的马太效应显著,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破纪录表现密不可分。该电影已成为影史票房收割机,上映38天排片才降至五成以下,至今仍保持三成以上排片。
其超高排片对应高上座率,日票房占比多高于排片占比。这种虹吸效应降低了其他新片的试错空间,同时媒体议程设置也影响了其他电影的社交讨论机会。
除《哪吒之魔童闹海》外,《唐探1900》也牢牢占据日票房第二。两部电影分去五成以上票房,与春节后新片孱弱有关。今年缺少黑马电影,如去年的《周处除三害》。同时,引进片也缺乏话题性商业大片,难以填补市场空白。
目前,国产电影扎堆进入清明档和五一档,但这两个档期并非大档期,难以消化众多电影排片需求。更危险的是,由于缺少话题新片,影院热闹已迅速消散。上周观影人次已降至900万以下,去年同期则超过1900万。
大众目前对观影的兴趣多来自《哪吒之魔童闹海》,但日常观影和其他小档期若无优质供应,电影市场可能回归低迷。清明档表现将成为电影票房走势重要节点,若国产电影扎堆仍不能换取更高票房,电影市场或将继续低迷。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