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港股科技板块在春节后持续上涨,尽管涨幅显著,但估值并不高。本文总结了关于港股科技的11个关键点,包括领涨全球、稀缺资源汇聚、南向资金净流入激增等,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春节假期以来,AI热潮深刻影响了投资者情绪和宏观叙事,推动港股科技板块持续攀升。有投资者关心,港股科技板块经过前期的大幅上涨后,是否已显得“昂贵”,当前是否适合“上车”?

尽管我们无法精准预测短期市场走势,但基于客观数据和事件,以下11点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01

港股科技领涨全球

今年以来,港股科技板块在全球市场中表现抢眼。截至3月18日,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大涨43.5%、36.6%,而同期纳斯达克指数则下跌了9.4%。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18日

02

港股科技稀缺资源汇聚

市场对中国科技企业的乐观预期,正在形成类似美股科技“七姐妹”的概念,如中国版“M7”、“科技十杰”。这些概念中的公司多为中国科技核心资产和龙头企业,且多在港股上市(暂未在A股上市),是投资者布局科技赛道的重要选择。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3月18日;以上个股不代表融通基金旗下基金的投资标的,个股历史走势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有风险,请谨慎。

03

南向资金净流入激增

港股的火热离不开资金的强力支持。截至3月18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3850亿港元,为去年同期的5倍,且仅有8个交易日净流出。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2月28日

04

外资看好中国科技

近期,“东升西落”的讨论热度颇高。融通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基金经理分享了美银月度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做多美股七巨头的拥挤度显著下降,而做多欧股和做多中国科技的拥挤度正在上升。

来源:B of A GLOBAL RESEARCH

05

港股科技估值合理

尽管港股科技板块涨幅显著,但其估值并不高。截至2025年3月17日,恒生科技、港股通科技今年以来均涨超35%,但估值仅为25.5倍和27.9倍,位于近五年来30%的分位数。

数据来源:Wind;今年以来表现统计区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17日;除恒生科技市盈率分位数统计区间为2020年7月27日至2025年3月17日外,其余指数市盈率分位数统计区间为2020年3月13日至2025年3月17日

06

Deepseek引领热潮

港股科技本轮走强的起点,离不开DeepSeek的出圈。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和开源生态,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改变了“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

07

中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中国科技的发展和长足进步有目共睹,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从底层逻辑上支撑港股科技赛道。

08

政策力挺科技赛道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板块备受关注。政策的大力支持,有助于国内科技企业提升实力,推动企业创新升级,助力港股科技赛道。

09

三重逻辑支撑港股科技短期走强

科技企业盈利亮眼、经济企稳与政策预期三重逻辑,有望持续支撑港股走强。

10

长期上涨依赖盈利前景

港股科技板块短期强势主要靠资金和热点事件驱动,长期表现或主要取决于盈利前景。

11

可能面临的回调

尽管港股已出现多次快速反弹后的透支回调,但底部不断抬升。短期内,港股科技股仍可能面临暂歇和调整。

主要参考资料:

中金公司《中金:港股还能买吗?》20250310

兴业证券《本轮南下资金主要在买什么?》20250311

华泰证券《为何外需动荡下的港股仍有支撑?》20250317

B of A GLOBAL RESEARCH《Global Fund Manager Survey:Bull Crash》20250318

(文章来源:融通基金)

(原标题:港股科技持续升温,你需要了解的11个关键点)

(责任编辑: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