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4月临近,A股市场迎来“4月决断”重要时刻。机构结合市场环境及历史经验,对2025年“4月决断”带来的机遇进行深入研判。基本面扎实的绩优公司受关注,建议适度“高低切换”,看好红利股和债券等防御类资产。

“4月决断”是A股市场的重要概念,它预示着投资者对4月行情的判断将对全年投资具有重大指引意义。随着3月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的到来,众多券商结合A股市场环境及历史经验,对2025年“4月决断”带来的机遇进行了深入研判。

业内机构指出,基本面更为扎实的绩优公司在4月更容易受到市场的关注。尽管风险偏好的短期修正可能会引发市场波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情的终结。“4月决断”的过程往往对应着市场的“整固期”。在交易策略上,建议适度进行“高低切换”,关注红利股和债券等防御类资产,同时谨慎对待小盘成长股。

关注关键指引因素

随着4月的临近,投资者对“4月决断”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方正证券认为,作为全年关键的时间节点之一,4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3月及前一年年底的重要会议将对本年度政策产生方向性的影响,政策预期是推动市场行情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进入4月后,随着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以及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等宏微观数据的公布,基本面对行情方向的指引将更加明确。

就今年“4月决断”对市场的影响而言,申万宏源强调了几个关键因素:业绩验证情况、经济数据验证以及AI产业趋势。随着2025年一季报期的临近,缺乏短期基本面支撑的主题方向可能会进行调整;4月需密切关注宽财政的执行情况和效果;AI产业当前正处于等待爆款应用催化的阶段,后续应用的进一步开发落地有望推动科技板块再创新高。

市场表现方面,上周A股市场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尽管3月24日三大股指尾盘拉升翻红,但引领市场的主要是有色金属、家用电器、银行等周期性板块,而非年初表现强劲的AI等热门板块。华泰证券认为,AI等前期强势主线短期缺乏进一步催化因素,投资者需为A股财报及经济数据的不确定性做准备,同时外部因素扰动也是触发上周市场回调的主要因素。然而,风险偏好的短期修正并不意味着行情的结束,“4月决断”的过程可能对应着市场的“整固期”。

季节效应也是影响A股4月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能引发投资者提前止盈、观望情绪升温。华创证券梳理了2010年至2024年每年4月A股的走势发现,在过去15年中,万得全A指数4月下跌的年份占比高达67%,上证指数4月下跌的年份占比也达到了60%。从结构上看,小盘、成长风格下跌的概率更大。

机构青睐大盘风格及红利资产

基于对前述因素的考量以及基本面、企业盈利数据尚待观察的情况,对于A股后市投资,当前机构建议在交易层面适度进行“高低切换”,配置风格向大盘股倾斜,同时谨慎对待中小盘成长股。此外,应积极挖掘基本面更为扎实的绩优公司以及包括高股息在内的防御类资产。

中泰证券认为,在短期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市场可能会在高位宽幅震荡,行业轮动速度加快后再进入调整阶段。因此,当前的投资策略仍然建议维持“高低切换”的思路,适当回避由高杠杆和高估值推动的中小市值科技股,关注欧洲制造业扩张所带来的有色金属、军工、核电等安全类资产以及红利股和债券等防御类资产。

国信证券也认同适度进行“高低切换”的策略,并建议结合PEG指标进一步梳理景气向好方向。具体而言,建议关注PEG在0.5—1之间且出口景气有望持续的工程机械、工业金属、汽车零部件等板块。PEG略大于1但供需格局向好且存在一定涨价机遇或景气有改善的方向,如电池、白色家电等同样值得关注。此外,具备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前期涨幅较小、估值提升幅度低,且策略容量足够,既能获得绝对收益又能实现超额收益。

展望A股2025年二季度行情,申万宏源认为防御思维将占据主导地位,看好具备较高性价比的高股息资产。其中,港股高股息资产相对于A股仍具有优势。从中期维度来看,继续看好科技产业趋势的发展,特别是国内AI算力和应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