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大基金二期近日再度投资半导体量检测设备企业上海精测,推动国产设备形成生态闭环。上海精测致力于半导体前道制程量检测技术与设备,已开发多项产品,并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精测电子是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领军企业之一,已形成全领域布局。


  科创板日报》3月25日讯(记者黄修眉)国家大基金正加速布局半导体量检测设备领域,推动行业发展。

  继前不久参投昂坤视觉后,国家大基金二期近日再度出手,投资半导体量检测设备企业——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精测”)。

  上海精测近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国家大基金二期等股东,注册资本由约13.7亿人民币增至约20.7亿人民币。

  回顾上海精测的融资历程,这是国家大基金二期在今年3月内参投的第二家半导体量检测设备企业。国家大基金一期亦早在2019年时便战略入股上海精测,参与其总额为5.5亿元的A轮融资。这意味着,上海精测成为两期国家大基金共同加码的半导体企业。

  专注于半导体前道制程量检测技术

  其官网显示,上海精测成立于2018年7月,致力于开发半导体前道制程量检测技术与设备。

  上海精测拥有电子束/离子束成像、光谱分析量测、光学干涉测量等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制程管控优化和良率提升解决方案,已开发薄膜厚度量测、关键尺寸量测、有图形晶圆检测、电子束检测等产品。

  其发展方向是通过自主构建研发团队及海外并购引入国产化等手段,实现半导体测试、制程设备的技术突破及产业化。

  目前,上海精测已获得多项国家级和市级荣誉,包括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精测控股公司为创业板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测电子”)。

  公开报道显示,精测电子是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领军企业之一,其已基本形成在半导体检测前道、后道全领域布局。

  多家国资入股,两期国家大基金合计持股逾9%

  股权结构方面,精测电子持有上海精测56.4213%的股份,为其控股股东。精测电子和上海精测的实控人、法人代表、董事长均为彭骞。其直接持有上海精测5.7897%股份,为上海精测第三大股东。

  此外,上海青浦投资、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国家大基金二期、国家大基金等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资本,均分别持有上海精测4.8247%的股份,并均位列该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中。两期国家大基金合计持有上海精测逾9.6%的股份。

  (图:上海精测半导体前十大股东)

  融资历程方面,上海青浦投资、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蓝湖资本曾参与上海精测2019年的A轮融资,同鑫资本则参与了上海精测2020年的A+轮融资。

  (图:上海精测融资历程)

  近年来,国家大基金在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今年3月13日,国家大基金二期投资入股昂坤视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和集成电路产业提供光学测量和光学检测设备及解决方案。

  2024年以来,国家大基金二期已总共投资了上海精测、昂坤视觉、中安半导体、臻宝科技、新松半导体等多家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企业。

  “国家大基金二期频频参投半导体设备领域,标志其将进一步整合上下游资源,推动国产设备形成生态闭环。”行业专家表示。

  实控人彭骞在多领域布局

  精测电子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斩获的亮眼成绩,离不开其背后掌舵人——精测电子创始人彭骞。

  彭骞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从事市场销售工作,后辞职创业。

  2006年,彭骞创立武汉精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系精测电子前身)。历经十年发展后,2016年,精测电子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布局五大产业基地,并在海外建立了研发基地。

  2017年,彭骞将公司更名为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强集团化管理。从2018年起,精测电子集团依托在显示检测领域积累的优势,快速向半导体、新能源行业的检测领域渗透,并陆续成立多家子公司。

  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彭骞及其带领的精测电子集团,已基本完成半导体、显示、新能源三大领域的产业布局。

  与此同时,精测电子集团还联合多所科研院所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研究方向涉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国家战略领域。

  精测电子1月23日晚披露的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9000万元至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5亿元。

  截至3月24日收盘,精测电子最新总市值196亿元,股价70.2元/股。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