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汽车限购政策抑制了消费需求,特别是汽车消费领域。《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改革汽车消费管理模式,推动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受访专家指出,取消汽车限购将拉动消费增长,但直接全面取消不太现实,需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部分行政性限制举措抑制了消费需求的释放,特别是在汽车消费领域。为了缓解拥堵,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天津等城市实施了汽车限购政策,市民购车指标“久摇不中”的情况愈发凸显。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专门部署了“有序减少消费限制”,特别指出改革汽车消费管理模式,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分年限保障“久摇不中”无车家庭购车需求。受访专家指出,若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汽车限购,5年内每年新增汽车消费将拉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加0.5%、GDP增加0.3%,对经济和消费市场具有积极影响。

有序放开汽车限购势在必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表示,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是“无力消费、无意消费、无法消费”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提振居民消费必须分类施策。汽车限购就属于“无法消费”一类,要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措施等来释放消费潜力。

以北京为例,2024年12月北京第二期普通小客车(油车)指标摇号,有66.3万个家庭与266万个人共同竞争9600个指标,家庭中签概率不足1%,个人更是低至千分之一水平。限购政策限制了数百万辆汽车的消费需求,影响了市场的正常发展。

随着“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等被写入相关政策文件,限购松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指出,取消汽车限购这种行政性措施,已经成为了包括政府、行业、消费者在内的共识。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限制取消后,部分投机需求被消解,对提振车市、促进消费信心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不过,王都也提醒,直接全面取消限购可能不太现实,需要解决好交通拥堵问题。因此,需要从限制购买向使用管理转变,规划投资布局、道路设计、停车场建设及整体城市规划,以缓解交通压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认为,应立足于汽车社会与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分散项目,倡导公共交通优先,引导市民减少在拥堵时段和区域的驾车出行。同时,可以选择一两个城市先行试点,通过构建智慧化交通需求管理体系,建立动态收费机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汽车后市场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消费潜力。王都指出,受法律限制,改装行业发展艰难,但随着政策松绑,中国的改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人民币级别。

除了商品消费领域外,服务消费领域的限制障碍同样存在。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表示,需要把握因地制宜和平稳有序原则,逐步减少行政性政策限制,激发消费意愿。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也表示,中国服务消费占GDP之比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方案》还提到了引导地方有序开展传统民俗类消费活动。一资深政策研究人士表示,有必要有序引导农村地区婚丧嫁娶等习俗性消费的适当放开,因为这其中有不少属于刚性的社交型消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