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内外资抢筹,南向资金成关键驱动力
AI导读:
自春节以来,DeepSeek带动的AI叙事引发内外资对港股的新一轮抢筹。南向资金成为最大驱动力,一季度净流入创历史新高。内外资差异化表现或持续影响市场,南向资金正逐步提升港股边际定价权。
自春节以来,由Deepseek带动的AI叙事引发了内外资对港股的新一轮抢筹,港股市场因此备受瞩目。从资金面上看,港股通南向资金仍是本轮行情的最大驱动力,内外资这一差异化的表现或将在后续行情中持续影响市场。
南向资金首季扫货逾4200亿,累计流入再创历史新高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南向资金今年一季度已累计净流入约4233.54亿港元,刷新历史记录。这一数字远超2024年全年净流入的一半,更是大幅高于2022及2023年全年的流入规模。港股市场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此外,最新数据显示,南向资金累计流入港股的资金量也已达到创纪录的41211.46亿港元,突破4万亿大关,显示内资对港股市场的坚定信心。
在这一背景之下,“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的口号正逐渐成为港股市场博弈的新格局。海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发布研报指出,外资在港股存量持股结构中仍占主导,但南向资金的流入正逐步提升其在港股的边际定价权。
内资大举抢筹带来“动量效应”,外资流出趋缓投机性更强
自春节期间DeepSeek火爆出圈后,高盛及德意志银行等投行发布研报,看好中国市场中期潜能。这一轮行情由此启动,内外资纷纷抢筹港股。据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的策略报告显示,港股通资金持续净流入,而国际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情况持续改善。

分行业来看,港股通资金主要净流入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和金融业,表现出全面做多意愿。而国际中介机构资金则主要净流入医疗保健业,其余行业均为净流出。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在1月曾一度净流出港股资讯科技行业高达755.27亿港元,而南向资金则逆势抄底。随后外资回补买入,配合南向资金进一步加仓,共同推动了科技港股的持续涨势。

尽管港股通资金大幅净流入,但国际中介、中资中介、香港本地中介资金整体依旧净流出。因此,南向资金仍是决定港股行情短期走势的关键。天风证券的报告也显示,尽管南向资金在港股的成交份额和累计持仓量上升,但国际中介持股占比仍然较高。
综合来看,南向资金的持续加码以及国际资金的流出趋缓和短线边际回流共同推动了年初以来港股的上涨行情。其中,南向资金扮演增量推动角色,外资则以存量资金的轮动为主。展望后市,非必需性消费行业成为内外资的首选方向,值得投资者跟踪关注。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