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 AI Agent收费方案公布,新一轮融资估值暴涨
AI导读:
AI Agent产品Manus公布了其收费方案,同时母公司蝴蝶效应正寻求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高达5亿美元。中金公司报告指出,“智能体”规模化落地的时点正加速到来,AI Agent将对人机交互、内容分发及终端硬件产生深远影响。
《科创板日报》3月28日讯 算力告急、新一轮融资估值暴涨、公布收费方案,AI Agent产品Manus一日之内传来多个重磅消息。
今日,Manus正式揭晓了其收费方案:“Manus Starter”每月39美元,提供3900积分,支持同时运行2个任务;“Manus Pro”则每月收费199美元,赠送19900积分,可并行5个任务,并解锁高投入模式及更多测试功能。此方案与OpenAI的ChatGPT等主流AI产品截然不同,引入了积分机制。

图|Manus付费计划

图|ChatGPT付费计划
积分作为Manus的核心计量单位,任务复杂度与耗时决定所需积分。积分消耗涵盖LLM Token、虚拟机、数据存储、第三方API及部署服务。
例如,NBA球员得分效率象限图需200积分,个人网站设计与部署则需600积分,而基于位置的每日天象事件Web应用则需900积分。Starter会员仅能制作4次后者,而Pro会员则可制作22次。额外积分可通过购买“1900积分包”和“9900积分包”获得。

同日,The Information报道,Manus母公司蝴蝶效应正寻求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高达5亿美元,较上轮融资激增约5倍。去年年底,蝴蝶效应融资估值约为1亿美元,由腾讯和红杉资本领投。
此轮融资对蝴蝶效应至关重要。尽管Manus有意控制用户数量,但用户激增导致服务器容量与运营成本压力巨大。公司已花费超100万美元使用Anthropic的Claude模型,仍有260万用户排队等待邀请码。
Manus的迅速走红,让AI Agent(智能体)备受关注。
中金公司3月25日报告指出,L3级“智能体”与L1、L2的本质区别在于工具使用与决策执行能力。近半年来,海内外厂商在相关技术上的进展显著加快,“智能体”规模化落地的时点正加速到来。
从AI Agent的发展趋势看,其将长期改变人机交互方式,并对内容分发、终端硬件产生深远影响。2024年以来,手机厂商纷纷推出搭载系统级AI Agent的手机,互联网厂商也积极布局拥有设备接管能力的自主智能体。考虑到手机厂商拥有硬件、用户和底层权限,互联网厂商具备软件开发能力、平台和数据优势,短期内或将呈现多元竞争格局。此外,随着AI Agent能力扩展至设备控制权及多模态模型的发展,终端设备形态或将迎来重构。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