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3月27日,A股共有362家上市公司公告现金分红计划,分红总额预计达5026.4亿元。央国企成为分红主力,银行业分红金额名列前茅。政策推动下,A股上市公司分红频次和规模均有明显改善。

近期,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年报,A股市场再度掀起一波现金分红热潮。

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已有362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了现金分红计划,分红总额预计达到5026.4亿元,平均每家分红13.88亿元。其中,央国企依然是分红的中坚力量,尤其是银行业,继续稳坐分红榜前列。此外,电信、能源、酒类消费品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分红金额也名列前茅。

央国企成为分红主力的背后,是国有资本收益政策的落实、政策引导以及混改与市值管理的结果。国资委强调央企需“提质升级”,巩固重点产业竞争力,而高分红正是优化资本配置、提升ROE的重要手段。同时,国务院推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也促使央国企通过分红释放盈利信号,助力资本市场稳定。

大额分红频现

多家上市公司宣布了大手笔分红计划,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爱美客、同花顺、慧翰股份、东鹏饮料、中国移动、中国神华、华特达因、华利集团、招商银行、法拉电子、福耀玻璃等。以宁德时代为例,尽管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70%,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01%,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45.53元,分红金额占净利润的50%。

在已披露分红方案的上市公司中,中国移动、招商银行、中国神华的年度分红金额位居前列,分别为535.78亿元、504.4亿元、449.03亿元。其中,除招商银行外,其余两家均为国有企业。银行业的分红总额最高,达到1174.7亿元,显示出银行依然是分红大户。

部分上市公司不仅计划分红,还拟进行送转。如深南电路分红总额为7.69亿元,公司拟每10股转增3股并派发现金红利15元。此外,一些公司在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仍然慷慨分红。以中国神华为例,尽管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4%和1.7%,但仍拟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2.26元,分红金额占净利润的76.5%。

能源、电信以及酒类消费品行业的分红总额也排名靠前。这既是政策与市场驱动的结果,也是外资增持的反应,更是行业特性与现金流优势的展现。商务部提出的“畅通外贸优品内销渠道”政策、能源领域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以及外资机构对周期类、消费类股票的加仓等因素,共同促使这些行业通过高分红回馈股东。

提前公布中期分红

上市公司分红与其业绩表现紧密相关。前述公司大手笔分红的背后,是稳健的经营和良好的业绩表现。例如,宁德时代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01%;中国平安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8%。

在已公布的2024年报的上市公司中,也有因盈利能力不足、资金需求大或公司战略规划原因而未分红的情况。如上实发展因所处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期,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亏损,因此未派发现金红利。

为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并稳定分红预期,一些上市公司还提前对2025年中期分红做了规划和安排。如亚翔集成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于2025年中期对2024年度剩余可分配利润进行现金分红的议案》。

在相关政策推动下,A股上市公司无论是分红频次还是分红规模都有明显改善。国务院及国资委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并推动提高股息率。证监会主席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将推动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并积极实施一年多次分红等。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选择股票时应注重参考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建议投资者选择具有持续稳定分红记录和分红战略清晰稳定的公司,并关注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行业特点以及政策动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