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四驱技术崛起,推动PHEV市场“四驱平权”
AI导读:
随着电驱时代的到来,自主品牌长城汽车等推出的四驱技术正在崛起,推动PHEV市场“四驱平权”。长城汽车宣布其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将搭载到新车型上,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四驱成本,提升能量利用效率。PHEV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固定,海外主机厂也纷纷布局PHEV产品,市场格局将向技术多极化演变。
一直以来,四驱领域的主流技术似乎总是掌握在奥迪、奔驰、宝马等海外品牌手中,但随着电驱时代的到来,一股来自自主品牌的四驱技术正在悄然崛起。
近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向《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宣告国内汽车市场的四驱时代已到来。美国、加拿大市场四驱车占有率高,其背后的逻辑是两驱车的事故死亡率是四驱车型的近2倍,因此30万元级以上的豪华品牌车型基本上都标配四驱。四驱不是没必要,每个家庭都需要四驱。长城汽车推出的Hi4将引领高端车四驱平权,让消费者都能消费得起。
业内人士指出,魏建军亲自宣讲,长城汽车声势浩大地宣告了其“第二代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将搭载到二代哈弗枭龙MAX车型上,背后的商业逻辑是长城汽车在争夺插电式混动(PHEV)市场的话语权。
以长城、吉利、长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虽在PHEV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份额远不及比亚迪。2024年,比亚迪PHEV销量达到248.54万辆,市场份额接近50%。
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比亚迪的绝对规模优势面前,长城企图用技术差异化实现品牌突围。长城四驱电混Hi4技术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动力系统创新降低四驱成本,从而提升能量利用效率,其本质是技术平权驱动市场平权。至于技术差异化能否转化为市场优势,仍取决于产品与用户需求匹配度:如果四驱的刚需场景不足,或者目标用户对四驱的渴望度不够,这将是潜在挑战,长城需进一步验证四驱技术是否具备‘破圈’潜力。”
近年来,插混四驱价格已下探至20万元级别。PHEV凭借其兼顾纯电动和燃油车优势的特性,成为汽车行业的“宠儿”。四驱系统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PHEV的性能与适用性,推动了PHEV“四驱平权”时代的到来。
混动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车辆架构设计是将一个发动机、两个电机组成混动模块放在前机舱,同时在后桥增加P4电机。这种架构导致四驱车成本高,通常只在3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上配置。魏建军在介绍Hi4技术时多次提到传统混动技术架构的成本以及安全缺陷。
与传统混动架构相比,长城第二代Hi4四驱电混技术有哪些优势?魏建军表示,传统两驱混动架构前后轴荷比例为58:42,造成前轴过重转向不灵活,但Hi4做到了整车理想的50:50轴荷分配,这与很多豪华四驱车的追求一致。
“四驱平权”这一技术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成本管控,将原本仅限于高端车型配备的四驱系统推广到15万—20万元经济型车型上,实现技术普及。
长城汽车以“四驱平权”为发力点,试图将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的四驱配置下沉至20万元区间,这一策略既是技术突围的尝试,也是市场竞争格局重构的信号。
技术创新带来的“四驱平权”能否助力PHEV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西部证券研发中心指出,传统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同步推进混合动力的新车型,将进一步提升混合动力车型的渗透率。
2022年以前,PHEV技术一度被认为是车企向电动化转型的过渡技术。2022年以后,PHEV因新能源出行焦虑而逐渐成为车企看好的新能源技术方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纯电动汽车(BEV)总销量为771.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比例的60%;PHEV总销量为514.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比例的40%。PHEV市场已经形成与BEV分庭抗礼的势头。
PHEV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固定,比亚迪凭借DM-i混动技术占据领先地位。而长城、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通过创新和本土化优势在PHEV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但份额远不及比亚迪。
比亚迪构建了从原材料到终端用户的闭环生态,使其单车成本比竞争对手低10%—15%。尽管长城汽车在PHEV技术储备上不逊于比亚迪,但受制于供应链外部依赖度较高、规模效应不足,难以形成比较竞争优势。
海外主机厂也纷纷布局PHEV产品,大众、丰田、宝马、保时捷、沃尔沃等车企宣布推出四驱PHEV车型,计划利用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抢占市场。
随着跨国车企加入,PHEV市场格局将从“一家独大”向“技术多极化”演变。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