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修订《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完善发行承销制度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新增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明确证券交易所制定IPO分类配售规定,严禁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限售期内出借股份,旨在完善发行承销制度,提升市场化法治化水平。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并于公布之日起施行。此次修改涉及《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六个条文,旨在完善发行承销制度,其中新增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明确了证券交易所制定IPO分类配售的具体规定,并严禁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限售期内出借股份。
证监会强调,未来将持续推动《承销办法》的落实,确保市场各方恪尽职守,提升发行承销与定价的市场化、法治化水平。
优化发行承销机制
回顾2024年6月,证监会曾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提出在科创板试点深化发行承销制度,对未盈利企业的网下投资机构实施更严格的锁定比例和期限,同时提高其配售比例。
2025年初,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在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等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为落实这些政策要求,证监会对《承销办法》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六大条文修订亮点
本次《承销办法》的修订,重点在于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落实了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为未来增加优先配售对象预留了空间。同时,明确了证券交易所制定IPO分类配售的具体规定,以及在科创板试点未盈利企业的分类配售。
此外,修订还禁止了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限售期内出借股份,以加强市场监管,回应市场关切。同时,根据新公司法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包括完善财务资助表述,增加禁止通过财务资助损害公司利益的条款。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