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老牌百亿私募鸣石基金凭借严格的风控体系和持续AI创新,在量化投资行业低潮中实现了管理规模的小幅增长。公司创始人袁宇表示,量化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速度与风控精度,未来将继续为投资者创造稳定收益。

  受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4年以来国内量化投资遭遇了一轮行业低潮。但老牌百亿私募鸣石基金凭借严格的风控体系和持续AI创新,不仅守住了领先的资管规模和超额收益,还实现了管理规模的小幅增长。这一成绩在量化行业中尤为亮眼。

  鸣石基金创始人袁宇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量化行业的生存法则是极致竞争与创新,不进则退。”他正以“AI+持续创新”双轮驱动,重构公司稳健、进取的新版图。袁宇认为,量化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速度与风控精度”。

  作为国内首批百亿级量化私募,鸣石基金管理规模超100亿元,其中股票策略占比约70%,CTA等其他策略占比约30%。公司团队保持稳定增长,策略人员约70人,核心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鸣石基金已将AI渗透到投研体系的全流程,AI和阿尔法(超额收益)的创造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面对2024年量化行业出现的波动和挑战,袁宇表示,通过严格风控和AI持续创新,鸣石在量化指增、量化中性、量化CTA等主流策略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了管理规模的逆势增长。这得益于AI技术驱动的策略创新和严守风控纪律。

  袁宇还透露,尽管2024年量化行业遭遇压力,但鸣石基金未缩减投入,反而按计划推进校招与社招,保持团队稳定。同时,鸣石基金自2021年成立AI实验室以来,已投入超1亿元,未来不排除直接参与AI产业的发展。

  量化行业的极致竞争催生技术突破。袁宇感慨,Deepseek等大模型的诞生源于量化行业特有的基因,即每天面临生死边缘的内卷,迫使量化机构以最快速度创新。

  此外,随着我国指数化投资蓬勃发展,鸣石基金已开始布局量化ETF策略产品,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稳定的收益。对于未来发展,鸣石基金将坚持给投资人创造好的收益,同时努力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在A股市场震荡走强的背景下,袁宇表示,随着政策托底与投资者信心恢复,一个“更有信心、交投更加活跃的市场”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