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韩国金融监督院时隔17个月正式宣布全面恢复股票卖空交易,引发韩国基准Kospi指数大幅波动。此举伴随着一系列制度创新,旨在提升市场效率。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解禁叠加外资持续撤离压力,短期内或加剧市场波动。

3月31日,韩国金融监督院时隔17个月正式宣布全面恢复股票卖空交易,此举在国际资本市场引发剧烈反响。韩国基准Kospi指数开盘即大跌2.7%,电池、汽车和半导体板块领跌,其中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下跌3.9%,车企现代汽车下跌2.4%。存储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分别下跌2.5%和1.7%,外资净流出超1.2万亿韩元。这一变动再次凸显了韩国股市的高敏感性和散户主导的特性。

截至发稿,韩国基准Kospi指数下跌2.56%,报2492.2点。韩国股市散户占比超80%,每当市场下跌,舆论便将矛头指向卖空行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韩国已多次实施卖空禁令,但股市波动依旧。

此次韩国股市卖空禁令解除并非简单的政策反转,而是伴随着一系列制度创新。韩国金融委员会推出“卖空交易电子结算系统”,实时监测裸卖空行为,并要求机构投资者建立余额管理系统,限制融券偿还期限。同时,对Kospi 200成分股实施更严格的现金担保率,并将非法卖空罚款上限大幅提升。此外,韩国证券交易所建立“中央检查系统”,全面加强机构交易行为监控。

与卖空机制重启同步推进的,是韩国交易所交易机制的优化。2025年3月4日,韩国首个另类交易系统NEXTRADE正式上线,交易时间大幅延长,交易费用大幅降低,旨在提升市场活跃度和吸引外资。

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委员长金英焕表示,解禁卖空是提升市场效率、融入全球资本体系的必经之路。然而,分析人士也指出,此次解禁叠加外资持续撤离的压力,短期内或加剧市场波动。韩国股市的未来走向仍需密切关注。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