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加速L3级自动驾驶布局,政策与技术需协同推进
AI导读:
在政策利好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车企加速L3级自动驾驶布局。但市面上L2+级智能车的大量涌现,使得车企在新品宣传时混淆L2+和L3的概念,给交通安全带来风险。L3级自动驾驶的大规模量产需政策立法、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协同配合。
在政策利好与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下,车企对L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布局正在全面加速。日前,奇瑞、广汽、极氪三家车企相继发布智驾方案,并披露了L3级自动驾驶的量产时间表。同时,小鹏汽车、长安汽车也公布了L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规划。随着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车市竞争将更加激烈。
L3级自动驾驶作为一种过渡性技术,正成为车企的新卖点,为车企争夺未来市场份额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新技术在量产前夕也伴随着隐忧。市面上L2+级智能车的大量涌现,使得不少车企在新品宣传时混淆L2+和L3的概念。这导致消费者在驾驶L2+级智能车时,可能会误解其功能,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风险。
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L2级属于“人机共驾、驾驶员全程主导”,而L3级则是“系统主导,驾驶员有限脱离”。L3级自动驾驶在特定环境下可完全接管驾驶任务,但驾驶员在系统发出接管请求时必须立即响应。因此,L3级自动驾驶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与L2级的核心差异在于驾驶任务的主导权。
L3级自动驾驶的大规模量产不仅需要技术支撑,还需要政策立法、基础建设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尽管深圳、北京、重庆等地已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但L3级自动驾驶状态下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仍需进一步明确。政策法规的完善与支持对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推广至关重要。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我国仍处于全民智驾时代,而非全民自动驾驶时代。当前首要任务是尽快解决L2、L3级自动驾驶的相关法律法规问题。同时,L4级自动驾驶需要稳步推进,现阶段不宜过度宣传全民自动驾驶。
目前,不少车企在宣传新品时使用“高阶智驾”这一表述,但实际上多基于L2级或L2+级开发。根据SAE标准,L3级仅为中级自动驾驶,高阶智驾至少对应L4级及以上。国内市场尚无L4级自动驾驶车辆,甚至符合L3级的国产量产车也未上市。因此,“高阶智驾”更多是一种营销话术,混淆了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认知。
为消除消费者认知混乱,相关部门或权威机构应尽快对“高阶智驾”予以明确定义,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认知标准。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