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唱空具身智能赛道,商业化路径成焦点
AI导读: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近日唱空具身智能赛道,指出商业化路径不清晰。此番言论引发利益相关方反驳,业内对商业化前景的预期判断存在分歧。具身智能领域存在泡沫化现象,但仍有投资者看好其长期价值。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近日的一番唱空言论,让热度愈发高涨的具身智能赛道陷入“质疑时刻”。
朱啸虎指出,当下对具身智能的共识高度集中,但商业化路径不清晰。因此,金沙江创投选择回避此赛道,退出了多个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包括星海图和松延动力。
此番言论迅速引发利益相关方的反驳。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众擎机器人CEO赵同阳等行业人士在朋友圈发声,批评朱啸虎对行业发出噪声。经纬创投投资了众多具身智能公司。
对于朱啸虎的观点,业内存在分歧。多位具身智能赛道的投资人和创业者表示,很难给出单一维度的评价。受访者与朱啸虎均认同,具身智能领域存在泡沫化现象,人形机器人短期商业化面临挑战,但对商业化前景的预期判断存在分歧。
有VC投资人认为,朱啸虎在行业泡沫高点卖出,或许是一个短线套利机会。长期来看,挤出泡沫后,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投资人“害怕错过”
今年春节后,对具身智能高热度的警惕便已浮现,只是当时声浪较小。高盛发布的唱空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不明朗,出货量步伐慢于市场预期。行业自媒体也提醒,炒作、泡沫、同质化、商业化困境等问题需正视。
朱啸虎言论发表前后,具身智能初创公司频获大额融资。智元机器人、它石智航、千寻智能等公司相继宣布完成融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频发,总金额超50亿元。
投资人涌入具身智能领域,部分原因在于能将故事讲得完美的新兴产业方向有限,且国资看重具身智能的产业链价值。星海图联合创始人许华哲表示,今年投资人更倾向于迅速达成一致,抓紧机会投资。
有VC投资人指出,部分投资者期待后续有更狂热的人接续投资,推高公司估值,再通过港股或科创板上市退出。此外,鉴于政府支持,一些投资人认为非投资性因素能增加企业IPO几率。
朱啸虎的言论,一定程度上能唤醒那些因害怕错过而冲进来的投资者。
风险投资接受不确定性
朱啸虎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持悲观态度。他认为,虽然人形机器人能翻跟头,但商业化在哪里仍不明确。
李开复、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等公众人物也曾质疑人形机器人商业路径的可行性。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指出,能力泛化问题是具身智能机器人面临的最大挑战。
然而,有VC投资人认为,正是在投资期内可以看到具身智能逐步商业化的可能性,才选择支持相关企业。预计人形机器人运动性能将在未来3年内取得显著进展,有助于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实现商业化落地。
张煜将机器人发展路径划分为三个阶段:机器智能化、有限场景下的通用机器人、真正意义上的AGI机器人。国家政策鼓励“耐心资本”,缓解了投资者的焦虑。
看好技术前景之外,LP的耐心也缓解了GP的焦虑。张煜表示,风险投资机构在风险中找到未来发展之路,接受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状态。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