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上市券商年报披露显示,券商私募资管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触底回升,中信证券资管规模超1.5万亿居首。但券商资管业务面临市场波动和管理费用下行挑战,部分公司收入下滑。公募化转型任重道远,行业管理费下降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盈利能力下滑。

  随着上市券商2024年年报披露持续推进,券商资管业务的开展情况逐步清晰。去年,券商私募资管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触底回升,显示出一定的市场韧性。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24年末,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产品规模达5.47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中信证券成为唯一一家在管规模超过1.5万亿元的券商,彰显了其在资管领域的强大实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规模有所回升,但券商资管业务仍面临市场波动和行业管理费用下行的双重挑战,部分公司收入下滑明显,提升盈利水平任重道远。

  从年报数据来看,大部分头部券商资产管理规模均实现了增长。中信证券以15424.46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稳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分别为5884.30亿元和5562.67亿元。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证券则分别以5520.34亿元和4948.58亿元的规模位列第四和第五。然而,从增速来看,头部券商普遍不高,中信证券同比增速约为11.09%,国泰君安增长6.5%,中金公司甚至出现小幅度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在2024年实现了快速扩张,2月首次超过了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并连续10个月保持领先。这反映了券商资管在资管新规后,持续发力主动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国泰君安集合资产管理规模为2393.24亿元,同比增长9.1%;中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更是达到了3432.43亿元,同比增长15.3%。

  在公募化转型方面,头部券商仍面临挑战。由于多家资管子公司尚未获得公募牌照,导致在产品布局等方面存在劣势。东方红资管、中银国际证券和财通资管凭借超过千亿元的非货管理规模位居前列。同时,拥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在产品布局、市场营销等方面更具优势,从而提升了盈利水平。例如,华泰证券资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46亿元,净利润8.82亿元。

  然而,券商资管的盈利能力仍在低位徘徊。自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券商资管管理规模不断压缩,虽然2024年略有反弹,但整体而言仍处于低位。华泰证券虽然资管业务净收入高达31.06亿元,但资管业务净收入下降27%,显示出券商资管业务创收能力显著下降。此外,行业管理费下降和市场竞争激烈也是导致券商资管盈利能力下滑的重要因素。

  面对这些挑战,券商资管需要进一步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并积极推进公募牌照申请。同时,也需要关注市场波动和行业趋势,灵活调整业务策略,以实现稳健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