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资本市场正式构建起以中央汇金为核心、央行流动性支持为后盾的平准基金机制。同时,金管局新政上调保险资金入市比例,多部委协同发力传递三大信号,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机制进入新阶段。

  作者: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

  一、中央汇金+央行再贷款:平准基金机制落地

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表态“坚定增持市场风格ETF,加大增持力度,优化增持结构”,并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央行同步宣布,将通过再贷款向汇金提供资金支持,形成闭环机制。此举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式构建以中央汇金为核心、央行流动性支持为后盾的“平准基金”机制。

中央汇金作为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多次在市场关键节点发挥“稳定器”作用。此次政策升级后,资金来源扩展至央行再贷款支持,应对市场波动能力大幅增强。

  二、金管局新政:保险资金入市比例上调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将部分偿付能力充足率档位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上调5%,最高可达50%。预计释放数千亿增量资金,引导保险资金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如半导体、AI)。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与平准基金的逆周期操作形成互补。

  三、多部委协同:政策传递三大信号

1. 制度性托底机制确立:中央汇金的类平准基金功能、央行再贷款工具、保险资金扩容形成“三级缓冲”。

2. 长期信心宣示:政策强调“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直指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误读。中央汇金表态“A股核心资产吸引力低”,释放估值修复信号。

3. 金融改革深化:从“救急式干预”转向“常态化机制”,推动资本市场转型。

  四、战略意义:全球资本竞争下的中国方案

政策组合拳出台正值美国加税引发市场动荡之际。中国通过平准基金机制,为国内市场筑起“防波堤”,向全球传递战略定力。数据显示,政策出台后,A股外资净流入环比增长。

  总结:央行、汇金、金管局协同发力,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机制升级。通过制度创新释放“耐心资本”活力,平抑波动,为经济转型赢得时间,为全球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