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沪鸽口腔数次冲刺A股上市无果后,转向港股市场IPO。沪鸽以其两大支柱产品弹性体印模材料与合成树脂牙为主要收入来源,但上市之路屡遭挫折。此次冲刺港股上市,沪鸽的突击分红问题再次引发外界关注。

数次冲刺A股上市无果后,口腔医疗器械商Huge Dental Limited(以下简称沪鸽)转向港股市场IPO(首次公开募股)。沪鸽以其两大支柱产品——弹性体印模材料与合成树脂牙,每年贡献约六成收入,2023年全年生产了8910万颗合成树脂牙。然而,这家公司的上市之路为何屡屡受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沪鸽在2021年和2022年冲刺创业板上市过程中,公司历史沿革、实际控制人等方面问题被问询,尤其是代持问题备受外界关注。如今,冲刺港股上市过程中,沪鸽的突击分红问题再次引发外界关注,2025年1月,沪鸽一次性分红1.45亿元,接近公司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之和(1.52亿元)。

沪鸽数次闯关A股市场未果

沪鸽招股材料显示,公司产品矩阵涵盖口腔临床、口腔技工及口腔数字化产品,覆盖多个核心专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其中,弹性体印模材料与合成树脂牙占比超六成。沪鸽自2006年成立,其营运实体沪鸽口腔曾在新三板挂牌,并先后携手多家券商推进上市辅导进程,却均无果。2022年,沪鸽自愿撤回A股上市申请,称希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如今,沪鸽选择“弃A转H”,中金公司和DBS(星展银行)为联席保荐人。沪鸽的历史沿革、实际控制人、资金流水等问题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方向,其中代持问题尤为突出。沪鸽在新三板挂牌之际,曾向多名自然人投资者定向增发,但随后暴露出代持问题。截至2025年2月,沪鸽股权较为集中,宋欣家族持股超过六成。

就在沪鸽递表前夕,沪鸽向股东宣派及足额派付股息1.45亿元,宋欣家族系此次分红的最大受益人。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9月末,沪鸽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6亿元。

对于沪鸽的上市之路及分红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公司发送采访邮件,但对方称“暂时不便接受采访,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