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宣布“对等关税”,苹果及“果链”企业如何应对?
AI导读:
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导致苹果公司股价连续下滑,A股消费电子板块也受影响。供应链企业表示关税由进口商承担,苹果成为受影响较大的进口商之一。苹果公司将面临艰难选择,或将影响iPhone售价及竞争力。
日前,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该政策宣布后,苹果公司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下滑,同时A股消费电子板块也受到影响,出现下跌。
然而,美国此次关税政策首先冲击的并非供应链企业。4月6日晚间,立讯精密表示,在电子制造业供应链中,通常采用FOB模式,关税由进口商(客户)承担,供应链企业不直接承担关税。因此,苹果公司成为受影响较大的进口商之一。
此外,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珠海冠宇等知名“果链”公司也针对“对等关税”政策进行了回应。
关税承担机制明确
蓝思科技方面表示,经全面评估,预计关税政策变化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有限。公司在全球拥有多个研发和生产基地,通过海外布局降低关税波动风险。同时,公司与海外客户交易采用离岸价或向客户收取运费,关税由进口方客户承担。
财报显示,海外收入占蓝思科技2024年营收的58.63%,其中大部分出口通过国内保税区完成,规避关税波动风险。
同样作为“果链”龙头的立讯精密,与苹果公司的合作始于2011年,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苹果公司几乎所有的产品线。立讯精密方面回应称,公司已通过全球产能布局等控制风险,受“对等关税”影响有限。
领益智造方面表示,公司已通过全球产能布局,对冲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影响。珠海冠宇也称,公司消费类电池直接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情况极少,因此关税政策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
苹果公司将面临抉择
近年来,苹果公司高层频频访华,重点考察各供应链企业。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供应链体系涵盖多个环节,超过80%的主要供应商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因此,“对等关税”政策将使苹果公司面临艰难选择:是自行消化关税成本,还是将其转嫁给消费者,或分摊到整个供应链中。
中银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链具备集群优势,主要“果链”企业的毛利率有限,进一步压缩空间不大。关税带来的价格涨幅预计将由苹果公司和消费者共同承担。
据摩根士丹利测算,对中国加征关税将使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85亿美元的成本。若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iPhone等消费品价格或将上涨。这将对苹果手机的竞争力构成挑战。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