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日韩汽车业遭受重创。韩国政府紧急出台援助措施,日本车企考虑重组生产网络。关税政策将导致日韩整车出口受阻,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或将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广州报道 4月9日,备受瞩目的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正式实施,全球汽车贸易因此遭遇重创。此前,美国已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覆盖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如传动系统、发动机控制单元等,汽车零部件关税将于5月3日起征收。

进口汽车关税消息一出,丰田、本田、现代和起亚等汽车制造商股价应声下跌。韩国政府迅速响应,推出3万亿韩元(约合20亿美元)汽车产业紧急援助计划,以缓解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日本汽车行业同样受损严重,部分车企考虑重组生产网络和供应链。

日韩车企高度依赖美国市场,2024年韩国和日本分别位列美国第二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此次关税政策不仅重创日韩车企,还将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链,重塑汽车产业格局。

关税政策实施前,美国市场出现奇特现象:日韩车企紧急运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至美国,同时美国消费者掀起购置外国品牌汽车热潮。数据显示,2月日本汽车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0.5%,韩国对美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4.8%。一季度,日本六大车企在美国新车销量近150万辆,同比增长4.5%。然而,业内认为这只是短期现象,后续销量将受影响。

多位专家指出,25%的关税将导致日韩汽车涨价,失去价格优势。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若关税转嫁至终端,燃油车单车成本将增加4711至6200美元,电动汽车成本将高达8000至12000美元。车企面临艰难选择:涨价可能影响销量,不涨价则承担高额成本。

美国是日本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2024年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约137万辆,占总出口量三成以上。同时,汽车也是日本经济支柱性产业,带动大量就业。韩国同样高度依赖美国汽车市场,去年49%的汽车出口销往美国。

关税措施对日韩车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整车出口受阻,加征关税抬高终端售价,削弱竞争力;二是在美日韩车企可能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此外,关税还将触动日韩经济命脉,据预测,日本向美国市场的汽车出口或将损失170亿美元,韩国对美汽车出口额预计将减少约64亿美元。

为摆脱关税阴影,韩国率先出台紧急支持措施,包括财政支持、减税、补贴等,同时努力与美国谈判并扩大市场。日本政府及车企尚未有明显动作,仅考虑减少北美跨境供应,并可能重组生产网络和供应链。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不仅关乎数千亿美元的国际贸易,还给全球产业链格局带来变数。多国车企借助墨西哥“中转站”出口汽车至美国,但新一轮关税措施下,通过“迂回路径”出口汽车的日韩车企将面临叠加关税。已有车企选择“重注”美国市场,投资建厂扩大产能。

未来,更多日韩车企是否会效仿此举?专家认为,多数车企不会选择跟随,因调整产业布局成本高昂。若关税措施长期持续,将直接影响更多车企赴美投资建厂,推动本地化生产,服务于以美国为中心的产业体系构建。日韩车企能否保持竞争力与市场份额,值得持续关注。

此次关税政策对日韩车企及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日韩车企需重点开拓新市场,调整产业链布局,以应对未来挑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