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上市公司积极应对关税政策变化,增持回购稳信心
AI导读:
青岛证监局全面摸排辖区上市公司受影响情况,鼓励开展增持、回购,传递利好信息。海尔智家、国新健康、赛轮轮胎等多家公司发布回购、增持公告,增强投资者信心。上市公司还通过加大现金分红力度稳定市场预期。
针对近期关税政策的变化,青岛证监局迅速响应,全面排查辖区上市公司的受影响状况,并鼓励引导这些公司实施增持和回购,积极释放利好信号,有效稳定市场和增强信心。青岛多家上市公司已经发布了股份回购和增持公告,以增强投资者信心,支持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海尔智家发布公告称,公司之前批准的“10亿元至20亿元回购方案”于4月7日正式启动首次实施,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了61万股A股,回购金额达到1447.95万元(不含交易费)。同时,海尔智家的董事及高管也宣布了自愿增持计划,计划在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增持A股或H股,合计金额在2085万元至4170万元之间,不设价格区间,并承诺增持后6个月内不减持。海尔智家采用“回购+增持”的双重策略,主动进行市值管理,向市场传递了正面的信号。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国新健康也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国新健康表示,此次增持计划是基于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旨在提升投资者信心,稳定公司股价,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增持行为,凸显了中央企业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维护金融安全、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的使命。
赛轮轮胎也发布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并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公司实控人之一致行动人计划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期间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增持金额(包括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等)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资金来源方面,将使用自有资金与股票增持贷款相结合的方式,贷款金额高达9亿元。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对公司经营发展的影响,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将采取加速海外产能布局、进一步拓展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市场业务、原材料采购替代、通过定价谈判转移税负等积极措施予以应对,确保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除了回购增持外,青岛辖区上市公司还通过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来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截至目前,已有11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推出了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金额约159.28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