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推行“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动荡,多家A股上市公司积极应对,阐释政策影响并公布应对措施。中欧加强经贸合作,共同应对美关税政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据央视新闻4月10日消息,美国推行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格局动荡,对众多有全球业务的企业运营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公开渠道积极发声,阐释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并公布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举措。

针对关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带来的成本压力,部分上市公司表示正加速海外产能布局。有上市企业表示,已提前在部分低关税国家或地区寻找制造场所并开展了相关人员储备工作,预计可在1个月内实现低关税区域的制造替代。同时,公司在欧洲市场以及亚太、中东、南美等广阔的新兴市场均有完善布局。还有企业表示,在美国、越南设立生产基地,同时将销售市场逐步转向欧洲和印度,利用东南亚基地满足区域内需求。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还有企业正在采用科学的外贸结算手段,积极分摊关税负担。例如采用装运港船上交货价结算模式,即客户承担货物运装上船后的运费并自行清关支付关税,以此缓解自身业务受关税的直接影响。还有上市公司表示,公司在美业务的相关关税成本由客户承担。

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表示,多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凭借供应链灵活调整与市场多元化策略,展现出应对美国关税的强劲韧性。长期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地位难以替代,叠加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持续发力,有望继续在复杂贸易环境中保持自身全球竞争力,巩固全球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国A股上市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取得一系列突破。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将继续坚持自主研发,提升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抵御外部风险。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还有企业表示,由于自身技术和价格优势,关税政策影响下,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将更加明显,有利于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争取原本被美国产品垄断的国内市场。

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指出,得益于A股上市公司长期增加研发投入,坚持自主研发,实现了在关键领域逐步打破技术垄断,降低了对海外技术的依赖,更以自主可控的创新能力应对外部风险,构建应对国际关税壁垒的底气。A股公司以创新驱动构建的全球竞争力,将持续在更多新质生产力赛道加速争夺话语权,长期有望重塑全球科技产业格局。

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国内大市场为消费行业拓展市场提供了土壤。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凭借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和多元化市场策略,积极规避风险。

4月8日下午,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围绕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意见。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支持重启中欧贸易救济对话机制。

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相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并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以及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双方支持重启中欧贸易救济对话机制,讨论贸易转移问题,妥处贸易摩擦。双方表示,将继续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加强沟通,共同推进世贸组织改革,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4月9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贸工部长扎夫鲁视频通话,双方围绕加强中马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共同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意见。

欧盟9日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开始加入全球反制美国关税政策的行列。此举表明,在美国关税“大棒”下,欧美关系裂痕进一步加大。

欧盟政策专家约翰·魏克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霸凌欧盟,未来欧洲将更警惕美国的真实意图。特朗普政府的相关决策在美国国内不得民心,因为其将导致物价严重上涨,首当其冲的是美国消费者。而对于全球而言,这一政策也将扰乱全球经济。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全球贸易,关税政策,A股上市公司,中欧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