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上海举办,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企业参展,“AI+医疗”成为展会焦点。展会现场,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等新品备受瞩目。AI技术正加速向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等领域渗透,助力更高效、智能、精准的诊疗。

4月8日至11日,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上海隆重举办。据悉,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企业齐聚一堂,数万款科技新品集中亮相,其中“AI+医疗”成为展会现场的焦点话题。记者实地探访了本届CMEF特别设立的“医疗机器人专区”,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等新品凭借“数智脑”“数智眼”“数智手”技术吸引了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步伐加快,正逐步成为医疗行业变革的重要推手。AI技术正加速渗透至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和脑机接口等领域。同时,医疗企业正积极研发垂直大模型,并不断探索商业化路径。

“AI+医疗”产品备受瞩目

医疗器械作为AI应用的重要领域,持续涌现的创新产品为医疗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联影集团发布了元智医疗大模型,并推出了覆盖影像诊断、临床治疗、医学科教等多场景的10余款医疗智能体。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大模型的竞争已从单纯的“参数竞赛”转向围绕“生态协同和场景落地”的比拼。未来,由文本、影像等驱动的大模型基建将重塑AI产品形态,催生持续学习进化的智能体。

在此次CMEF展会上,东软医疗展出了四款搭载超高清成像平台及NeuAI全域人工智能平台的CT产品,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目光。东软医疗首席执行官武少杰表示,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将进一步推动医疗资源普惠。

值得一提的是,西门子医疗和GE医疗也携其智能化高端医疗设备亮相展会,展示了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

医疗机器人专区大放异彩

本届展会特别设立了医疗机器人专区,各类黑科技精彩亮相。长木谷携其搭载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ROPA参展,该机器人通过“数智脑”“数智眼”及“数智手”模拟资深专家思维,实现精准手术路径规划。长木谷董事长张逸凌表示,目前其AI创新产品已覆盖全国多家医疗机构。

此外,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旗下的图迈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也在展会上亮相,该机器人由医生控制台、患者平台和影像平台构成,主要应用于妇科、泌尿外科等科室的手术。微创机器人展台工作人员介绍,相较于多孔手术机器人,单孔机器人只需一个切口,可实现微创伤手术,让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AI技术加速医疗领域渗透

业内人士表示,AI技术不仅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缩短了诊疗时间,更推动了医疗资源的高效配置。东吴证券指出,生成式AI与传统AI的结合为医疗服务优化和创新提供了新动力。国信证券表示,AI技术正加速向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等领域渗透,将助力更高效、智能、精准的诊疗。

市场方面,据亿欧智库数据预测,2023年AI影像市场规模为24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137.4亿元;AI医疗机器人方面,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虽处初期但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88.8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