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外资公募调仓路径:科技中枢成焦点,核心资产稳仓底
AI导读:
二季度A股反弹,外资公募调仓路径关键。路博迈与联博加仓科技中枢,摩根大通等头部机构稳扎核心底仓。外资公募持仓结构走向“本地化组合”,科技制造链成主流配置,核心资产转为配置锚定。
财联社7月27日讯(记者吴雨其)二季度A股反弹节奏加快,外资公募调仓路径关键。根据最新披露的2025年二季度持仓数据,摩根大通、贝莱德等九大外资公募基金调仓路径已明,勾勒出它们对后市预期的变化。无论是押注光模块与PCB的算力中枢,还是增配贵州茅台等核心资产,持仓清单藏着外资对“性价比”与“增长”的重新定义。
谁在真加仓?数据揭示外资集体押注科技中枢
二季度真正的加仓主力,来自路博迈与联博。路博迈基金二季度股票市值增长高达491.66%,联博基金也增长逾340%,二者重仓方向出现明显重合——以新易盛、生益科技等为代表的科技制造链条成为加仓“焦点资产”。
其中,新易盛几乎被七家外资公募持有,成为外资版“共识资产”。生益科技同样被多家机构加仓,尤其是摩根士丹利单季度加仓388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外资加仓选择了“产业中枢”。胜宏科技、中际旭创等个股穿起了PCB、封装、光模块等多个环节,构成算力硬件链条中的高景气区间。
头部机构稳扎核心底仓,资金“敢压”的地方依旧是高盈利资产
摩根大通、宏利和摩根士丹利三家头部外资公募在二季度展现出沉稳风格的重仓布局。摩根大通仍是全市场持仓市值最高的外资公募,第一大重仓股依旧是宁德时代。摩根士丹利在药明康德等创新药股上持续维持中高仓位,策略看似分散,实则强调“业绩先行”。
宏利基金同样呈现“双核心”格局。一边是新易盛等科技主线;另一边则是华鲁恒升等传统制造或新能源材料股。
而在金融与消费核心资产方面,多家外资仍未放松配置力度。贝莱德、路博迈等均在贵州茅台等公司中维持或加大持仓。
激进与防御并行,外资公募持仓结构正在走向“本地化组合”
二季度外资持仓动作显示出“下注”的意图,但下注不是盲目进攻,而是通过“组合结构”的本地化来适应中国市场的高波动与高轮动。外资正逐步脱离以往“低估值+大蓝筹”的机械策略,转向“分行业、分景气、分周期”的策略组合。
贝莱德的组合体现出主题弹性与基本面稳健的“双轮驱动”特征。富达与安联两家外资新军的持仓路径则更具“实验性”。甚至施罗德基金也开始将持仓向更具流动性的A股方向迁移。
整体来看,九大外资公募的最新持仓数据不仅反映了市场回暖背景下的主动进场,更揭示了风格、策略与结构的明显分化。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