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风暴冲击AI行业,科技巨头面临成本挑战
AI导读:
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风暴对美国AI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关税政策推高数据中心的建设、装备及运营成本,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正为了AI争相建设数据中心,面临成本激增和政策不确定性,或转战海外建设数据中心。
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风暴,不仅对美国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AI行业也深受其害。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近日受访时透露,公司正紧急评估关税对AI模型运行成本的影响,“我们正全力以赴应对这一挑战”。
AI的建设成本不仅限于芯片,建筑材料、冷却设备及备用发电机等亦需纳入考量,而这些均受到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AI与数据中心建设领域的高管及专家纷纷担忧,美国关税政策将导致数据中心的建设、装备及运营成本攀升,而OpenAI、谷歌和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正竞相建设数据中心以推动AI发展。
近年来,ChatGPT的崛起引发了AI建设热潮,尽管尚未带来大规模利润,但科技巨头和风投已投入巨资。例如,谷歌今年计划在AI数据中心上投资750亿美元,微软则高达800亿美元。
然而,在关税导致的成本激增和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面前,美国AI行业举步维艰。“整体感受是:迷茫、混乱、难以规划。”房地产咨询公司BLS & Co.执行董事杰伊·比金斯如此描述当前氛围,该公司专注于帮助AI数据中心开发商选址并规划供应链。
“我深感忧虑,”前谷歌大脑深度学习项目创始人兼负责人、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表示,“美国已在数据中心上投入巨大,关税必将进一步推高成本。”
加上数据中心建设零部件需求旺盛和长期订单积压,美国企业或许难以迅速适应特朗普的关税风暴。
杰伊·比金斯指出,即便这些企业能从美国本土采购发电机、变压器和开关等设备,但需求激增仍会推高价格。“所有核心零部件的供货周期已延长至24-36个月,”他预计美国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将上涨15%-20%。
“转战海外”——吴恩达与杰伊·比金斯均给出了这一建议和预期。
吴恩达指出,以往科技公司倾向于将(传统)数据中心建于用户附近,以降低时延;但对于AI应用而言,时延并非大问题,因为AI生成文本和图像本身耗时较长。“当ChatGPT生成一个AI图像需10秒以上时,从远程数据中心传输回用户的额外几毫秒几乎无影响。”
实际上,多家美国科技巨头已在全球范围内设有数据中心,并正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新建中心。
“当政策可因一条推文而一夜之间改变时,公司很难进行规划,”吴恩达说,“这使得其他结构更稳定的地区更具吸引力。”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