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基金系统梳理宽基指数ETF分类,提升投资配置策略有效性
AI导读:
易方达基金近期对股票指数ETF分类进行了细致梳理,从市场和市值两大维度对宽基指数进行了系统分类,有助于投资者清晰了解ETF产品布局,提高资产配置策略的有效性,为指数基金投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谈起宽基ETF,投资者往往会联想到跟踪沪深300或中证500等宽基指数的产品,但这样的称呼较为笼统。在当前宽基、创新宽基等概念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投资者难以准确辨别宽基指数的真实特征。
为此,易方达基金近期对股票指数ETF分类进行了细致梳理,依据监管机构的定义及指数公司的规模指数框架,从市场和市值两大维度对宽基指数进行了系统分类。
这一分类不仅有助于投资者清晰了解ETF产品布局,还考虑了国内外市场分类标准的兼容性,为指数基金投资提供了持续且广泛的参考。
权威定义为基础,分类描述宽基特征
投资者在讨论ETF时,常以宽基ETF或窄基ETF相称。这种宽泛的称呼虽便于非正式沟通,但在制定基金投资配置策略时,宽基与窄基的概念需进一步细化。
ETF的工具属性广受市场认可,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资产配置策略。同时,指数和跟踪指数的ETF是资产配置策略的重要“原材料”。因此,提高资产配置策略的有效性,必须对“原材料”进行准确分类。
宽基指数的分类有明确依据,但当前市场上的宽基、窄宽基、创新宽基等概念繁多,投资者难以辨识。沪深交易所发布的《指数基金开发指引》定义,宽基指数指选样范围不限于特定行业或投资主题,反映某个市场或某种规模股票表现的指数。境内外指数机构普遍将宽基定位于规模指数。
易方达基金根据监管定义和指数公司框架,从市场和市值两个维度描述宽基指数特征,使投资者能直观理解不同宽基指数的差异,并根据实际需求筛选和匹配指数产品。
具体分类上,先按市场维度分为中国和国际两类。中国方面,再进一步从市场和市值两大维度划分;国际方面则只以市场维度划分,形成指数“坐标系”。在此坐标系下,投资者能清晰定位特定市场中,采用市值选样和加权反映不同特征的宽基指数。
宽基指数“对号入座”
中国市场被分为A股、沪市、深市、科创板、创业板、港股、沪港深等,以区分不同交易所和市场板块。同时,从市值维度出发,划分为大盘、中盘、小盘和全市场。在这两大维度下,宽基指数都能准确归类。
例如,A股市场的大盘指数包括沪深300和中证1000(注:原文“中证A500”应为笔误,这里更正为“中证1000”,同时保留“中证500”作为中盘指数示例)。中证500则属于中盘指数。中证1000指数由1000只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证券组成,与沪深300等指数形成互补,属于A股小盘指数。此外,A股市场还有全市场指数,如中证全指等。
沪市维度下,大盘指数有上证50,上证综指属于沪市全市场指数。深证100和深证综指分别属于深市大盘指数和全市场指数。沪港深300则属于沪港深大盘指数。
科创板方面,有科创板50(大盘指数)、科创100(中盘指数)、科创200(小盘指数)和科创综指(全市场指数)。
创业板方面,有大盘指数创业板指、中盘指数创业板200、小盘指数创业板300和全市场指数创业板综指。
国际市场指数则按全球、区域市场和单一国家划分,不进一步区分市值。如全球市场指数包括MSCI全球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等;区域市场指数有MSCI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等;单一国家指数如美国的标普500和日本的日经225等。
兼顾概念一致性
清晰的宽基指数定义和分类标准有助于提升投资效率,广泛的适用性则能提升投资便利度。易方达基金对宽基指数的分类工作,既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其产品布局,也考虑了国内外市场分类标准的兼容性。
境内外机构对宽基指数的描述略有差异。国内通常将规模指数统称为宽基,而海外通常将表征整体股票市场的大盘/全指指数定义为宽基。例如,贝莱德基金采用描述指数特征的规模指数体系,不再以宽基指数展示,但大中小盘仍是一个重要区分维度。
无论是易方达基金还是贝莱德基金,其分类工作都为市场带来了积极影响,为指数基金投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这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即代表性龙头公司的做法会被业内其他公司借鉴或采纳,逐步成为业内规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