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九果品溃败:家族治理与财务泡沫共振,市值惨遭“脚踝斩”
AI导读:
洪九果品因骗取贷款、虚开增值税发票等罪名被立案侦查,市值从600亿港元暴跌至28亿港元。其崩塌凸显家族治理与财务泡沫问题,生鲜行业“重规模、轻现金流”模式受质疑。管理层自救,但资金链条恶化,核数师质疑财务数据。实控人频繁质押借贷,套现行为曝光。
一份针对洪九果品六名核心高管的刑事强制措施公告,揭开了这家“中国水果第一股”的溃败灰幕。董事长邓洪九等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虚开增值税发票等罪名被立案侦查,公司总部自年初起被查封,业务全面停摆。
洪九果品从市值约600亿港元的“榴莲大王”到仅剩28亿港元的资本弃子,其崩塌远非一夕之变。这是一场资本催熟的商业神话破灭,是家族治理与财务泡沫共振的必然结局,更是中国生鲜行业“重规模、轻现金流”模式集体失血的样本。洪九果品“端到端”的供应链神话,其实是左手赊销、右手垫资的现金流黑洞,其崩塌为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
据公告,自2025年1月6日起,洪九果品主要办公场所之一被公安机关限制出入,公司无法正常办公。近日,记者来到公司办公地,发现其办公室连续关停数月,直到最近才开始陆续有人上班。现场几位员工均表示未拿到工资,认为只有公司重整成功,才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
管理层已自发成立工作小组,希望企业能恢复正常经营,再进行重整融资,解决债务问题。现场还遇到了前来讨要欠款的供应商,其表示越曝光越拿不到钱,只想和公司沟通。
与如今的狼狈景象不同,2022年的洪九果品可谓风光无限。顺利登陆港股市场后,洪九果品成为国内水果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一度达到约600亿港元。但投资者对洪九果品虚开发票现象早有质疑,其随后公布的财务数据也引起核数师质疑,资金链条不断恶化。
洪九果品的预付款数据引起核数师质疑,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不断增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数额直线下滑,银行贷款不断增加,资产负债比率上升。2023年上半年,洪九果品的财务窟窿加速暴露,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加,流动资产中应收款占比高达92.4%。
为填补公司资金链窟窿,实控人邓洪九和妻子江宗英频繁向银行质押借贷,并存在套现行为。截至2024年8月19日,邓洪九累计质押的公司内资股总数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4.04%。此外,邓洪九和江宗英夫妇还短期内套现约1亿元。
停牌前,洪九果品的收盘股价较当初发行价下跌95.65%,总市值与巅峰时期相比,惨遭“脚踝斩”。从创业到上市,洪九果品并未建立起成熟的现代化公司治理机制,核心岗位几乎都被家庭内部人员掌握,监督机制失灵,内部权力缺乏有效制衡。
业内人士分析,洪九果品的爆雷既是家族企业治理失序的必然,也是资本催熟模式下商业逻辑溃败的缩影。其溃败凸显出水果行业整体“重资产、轻现金流”的模式缺陷,可能导致机构投资者对生鲜供应链企业的估值逻辑重构。事实上,百果园和鲜丰水果等水果行业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
邓洪九的逆袭曾是“创业梦”的励志样本,但当商业传奇褪去光环,留下的不仅是市值残局,更是一个关于贪婪、盲目与模式缺陷的沉重寓言。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