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机器人独角兽达闼融资中断,与国华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自救
AI导读:
老牌机器人独角兽达闼因融资中断陷入困境,多地办公室裁员。官方否认倒闭传闻,宣布与香港上市公司国华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港仔机器人自救。达闼曾备受资本青睐,但赴美上市受挫,国内融资也遇冷。新公司将教育、医疗、健康养老作为机器人优先商业化落地场景。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彪
2025年,凭借“AI+具身智能”的概念,国内机器人行业迎来了融资高峰,但老牌机器人独角兽达闼却因融资中断而面临生存挑战。这家成立近十年的企业,近期被多家媒体报道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多地办公室大幅裁员。然而,官方随后发布声明否认了相关倒闭传闻,并宣布将与香港上市公司国华集团(00370.HK)成立合资公司港仔机器人。
国华集团是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业务涵盖国际航空及海上货运物流、证券买卖、厂房及机器融资租赁、楼宇建筑承包与物业等多个领域,市值达15.1亿港币。与达闼合作进军机器人领域后,国华集团正式更名为“港仔机器人集团”。
“这是科技与资本的最佳结合。”在4月20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达闼创始人兼CEO黄晓庆表示,新的合资公司中,达闼间接持股49%,负责技术与业务,而港仔集团持股51%并实现财务并表,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为合资公司融资。
作为最早一批创业的机器人公司,达闼曾备受资本青睐。黄晓庆在通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曾参与创立UT斯达康并担任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2015年离职创办达闼,提出“云端大脑”理念,推出人形机器人及云端大脑软件平台。
早期,达闼获得了软银集团等多轮投资,包括30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然而,赴美上市计划因美国商务部禁令而受挫,随后又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转向国内融资后,达闼于2023年完成超10亿元的C轮融资,估值接近200亿元人民币。
但自2024年起,融资变得困难重重。人形机器人领域涌现众多创业公司,投资人更倾向于投资估值较低的天使轮、A轮企业。达闼因高估值而鲜有问津,且因实体清单限制难以募集美元基金。国内融资也遇冷,公司面临资金压力,裁员、欠款等问题频发。
据报道,达闼巅峰时期员工超800人,至2024年末已裁员70%。欠款以员工欠薪和供应商欠款为主,被执行标的金额总计超过3000万元。黄晓庆被法院列为限制消费人。
尽管如此,黄晓庆表示达闼仍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与国华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是回血自救的重要举措。双方仅用22天就完成了港仔机器人的重组。
黄晓庆强调,成立港仔机器人意味着达闼有了新的融资与上市路径,但并未发生收购。未来是否有并购取决于市场发展方向。达闼承诺,港仔机器人在2025年、2026年经审核收入将不低于5亿元和10亿元。
新公司将教育、医疗、健康养老作为机器人优先商业化落地场景。正在与香港头部地产公司商谈物业管理领域的合作项目,合同价值20亿港币。未来还计划在养老健康领域推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
黄晓庆认为,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需要研发和资金开拓市场。达闼目前以轮式机器人为主,未来将尝试机器狗等四足机器人商业化应用。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