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一季度港股领涨全球,南向资金流入超6000亿元。基金经理频繁加仓,重仓港股基金表现突出。近3个月南向资金抢筹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保险、生物医药遭遇减持。港股成长股和高端制造等方向被看好,AI和港股互联网行业也被视为新的“价值股”。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热情高涨。4月22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再次超过200亿港元,今年一季度港股领涨全球,南向资金流入已超6000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基金经理频繁加仓港股,重仓港股的基金一季度表现尤为突出,部分基金投资回报甚至跻身市场前十。

从资金流向来看,近3个月南向资金超900亿港元抢筹阿里巴巴,200亿港元加码腾讯控股。中芯国际、美团等硬科技港股也备受追捧。相比之下,保险、生物医药及部分消费电子标的则遭遇结构性调仓。

南向资金单日流入频超200亿,4月22日,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达213.6亿港元。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金额已超6258.22亿元。近10年来,南向资金仅在2020年和2024年实现年成交净买入金额超6000亿元。今年4月9日,南向资金355.86亿港元的净买入额刷新了历史单日最高净买入纪录。

港股持续上行受到多重因素利好作用,包括宏观流动性改善、盈利能力提高、估值安全边际大、政策面压力释放以及企业信心提高。一季度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0.74%,港股科技板块普遍上涨。

重仓港股的基金表现亮眼,一季度不少港股基金的收益回报超过20%。明星基金经理刘格菘和李晓星也加码港股,其中李晓星旗下规模最大的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6只为港股。

保险、生物医药遭遇减持,Wind数据显示,近3个月超900亿港元南向资金抢筹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也被加仓近200亿港元。相比之下,南方恒生科技、比亚迪电子等港股被减仓。

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南下资金以及部分海外资金推动港股一季度市场表现领先全球。未来,港股成长股和高端制造等方向被看好,AI和港股互联网行业也被视为新的“价值股”。充足的回购和分红有望抵消外资流出的影响,成为部分个股反转的关键。

长期来看,随着盈利能力改善及估值中枢的抬升,港股市场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振。人工智能应用的爆发和全球算力的扩张,将推动港股科技股受益。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