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社保基金、QFII等中长期资金的调仓换股路线随之浮出水面。社保基金重点增持消费、科技领域个股,QFII则加仓科技赛道和制造业中具有转型升级潜力的公司。两者投资策略有所不同,但都对市场有重要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妍君广州报道 近期,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社保基金、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中长期资金的调仓换股路线随之浮出水面。社保基金和QFII的持仓变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Wind统计,截至记者发稿前,社保基金现身105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QFII重仓上市公司家数已达到158家。这些中长期资金的动向对股市有着重要的影响。

  受访人士指出,今年一季度,社保基金重点增持了消费、科技领域的个股。QFII则重点加仓了以生物医药、电子产业为代表的科技赛道,以及制造业中具有转型升级潜力的公司。两者在A股市场的投资策略有所不同。

  据Wind统计,截至4月23日午间,共有663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其中,社保基金出现在105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显示出其对市场的积极参与。

  社保基金近期重点加仓方向聚焦于消费与科技两大领域,这体现了其稳健、追求长期收益的价值投资理念。在消费板块,社保基金彰显了对国内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恢复的信心;在科技领域,则凸显了对新兴技术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被社保基金加仓100万股以上的上市公司超过10家,覆盖了电气设备、软件服务、企业服务、硬件设备、食品饮料等行业。此外,社保基金还加仓了钧达股份、三维化学等多家公司,持股比例也有所增加。

  QFII的布局也趋于多元化,对食品饮料、电气设备等行业抱有信心。据Wind统计,QFII今年一季度加仓了多只食品饮料行业的个股,同时,还积极增持了具有转型升级潜力的制造业公司。

  QFII的投资逻辑已逐步显化,其行业配置广泛,既包括传统的银行、消费等稳健行业,也涵盖了科技、高端制造等新兴成长领域。并且,QFII会根据宏观经济和行业景气周期调整配置,形成顺应经济发展阶段的投资逻辑。

  近期,北向资金的动向与社保基金、QFII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合计持股3393只,持仓总规模有所增加。北向资金在一季度也加仓了科技和消费方向,显示出市场对这两个领域的看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